日期:2011-01-19 08:45:10
一四七、永和名士(2)
在东晋时期,第一流的名士大多是一些碌碌无为之徒,而真正建功立业的人却被品为第二流的人物,比如,王述的父亲王承,《晋书》传记仅有数百字,事迹也仅限于对下属宽恕而已,但却被目为中兴名士第一。相反的,桓温却被人视为另类。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宣武集诸名胜讲易,日说一卦。简文欲听,闻此便还,曰:‘义自当有难易,其以一卦为限邪?’”这是说司马昱对桓温的不以为然。《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说的是,刘惔与桓温一起听《礼记》,桓温感叹说:“时时就有会心之处,我就觉得与玄妙之门近在咫尺了。”而刘惔却不以为然,说:“这种讲法还达不到最为精深的境界,不过是金华殿上的老生常谈罢了。”这是刘惔对桓温水平的不以为然。
不过,当桓温功业既盛以后,司马昱和刘惔对之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后来,桓温进京朝见天子,会稽王司马昱与桓温相互谦让,都让对方走在前面,不得已桓温走在了前面,因而说:“伯也持殳,为王前驱。”这句话是出自《诗经,卫风》,意思是说,大兵我拿着长矛,为王爷做前驱。司马昱接着谦虚地说:“这是所谓的‘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司马昱也引用了《诗经,鲁颂》里的句子,意思是说:我跟在您的身后,就象是《诗经》里所说的那样,不论年纪大小,大家都紧紧地追随着您。而刘惔也奉承桓温起来。《世说新语,品藻》称,桓温到京师建康,见到刘惔以后,问他:“听说会稽王司马昱的言谈有很大的进步,是不是这样?”刘惔知道桓温对此十分在意,他回答:“是的。不过,还处于第二流的水平。”桓温紧接着问道:“那第一流的人物是谁?”刘惔回答:“正是你我这样的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