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3-30 12:04:58
二一六、桓温伐燕(1)
当我们读到魏晋历史的时候,总是感到魏晋时期的贵族豪强都极其奢侈,那么,他们的钱财都来自何方?当然,来自剥削百姓。汉代的租额为十五税一,或者三十税一,到了魏晋时期,十税五、六为正常,劳动人民的负担加重了许多,而对于大户荫户来说,则负担更重。东晋时期,战乱频仍,劳动力锐减,政府和大族更是千方百计加重剥削,抢夺人口,在江南,由于赋税劳役过重,致使编户纷纷逃往,这一点可以从王羲之等人的诸多议论中得到证实,为了制止这一现象,增加政府的收入,一方面,东晋政府也曾经降低田租,如在晋哀帝隆和元年正月,就曾下令将田租由原来的一亩三升减少为一亩收二升,另一方面,东晋政府进行了数次“土断”,即在人口普查的基础上,将流民按照目前所在地确定为本地的编户,与原有住户一样纳税、服役。第一次是发生在晋成帝咸和三年苏峻之乱,将全国的户口底册烧毁以后,这次土断可以从《陈书,高祖本纪》称,(陈霸先祖上)“咸和中土断,故为长城(江苏省长兴县)人。”中得到印证。第二次是发生在晋成帝咸康七年,即公元341年,东晋政府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普查活动;时隔20多年之后,在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54年)三月,晋哀帝下令再次大规模地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不仅是土断侨民,而且还清查豪强贵族隐瞒的人口,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对于敢于隐瞒人户的严肃处理,由于这一年3月1日是庚戌日,因此也被称为庚戌制,或者叫庚戌土断。庚戌土断时,桓温虽然没有在京师建康,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土断是在他的主导下进行的。据《晋书,彭城穆王权传附司马玄传》的记载,正是在这次土断当中,彭城王司马玄违反了不得人户的规定,隐藏了五户人家,被桓温上书弹劾,打入大牢。由此也可以说明,桓温是主导了这次土断的。这次土断是继桓温在隆和元年(公元362年)要求迁都洛阳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行动,他的目的当然是为北伐做准备:增加兵员、增加财政收入,但是,与上次一样,他得罪了上上下下的一大批人,这些人不只是高门大族,还包括普通百姓,经过土断,东晋朝廷的财政收入得到了改观,后来刘裕就曾说到“财阜国丰,实由于此。”但很多百姓的负担也是进一步加重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