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军途中,刘裕还提前给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奉上借道的恳求信。拓跋嗣接到了刘裕的书信以后,即召开高级别会议商讨对策。北魏群臣均认为:“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刘裕以水军步兵前去进攻,将十分困难。假设我军对其背后发起攻击,晋军想回去都难。如果晋军以水军渡过黄河,向北进攻我国,则非常容易。因此,我们判断,刘裕对外宣称是去讨伐秦国,但其真实意思却不一定。况且,秦国和我国是婚姻之国,不能不救啊。不可放纵了敌人,应当发兵切断黄河上游,阻止晋军西进。”拓跋嗣又将外朝的意见拿到内朝商议,结果与外朝一致。拓跋嗣将要听从,此时担任博士祭酒的崔浩却表示反对。我们知道,崔浩是崔宏的长子,字伯渊,崔浩博学多才,深通易经、洪范五行,而拓跋嗣又喜欢占卜术数之学,因此,对崔浩非常信任,而崔浩的占卜也十分灵验。一次,拓跋嗣在后宫发现了一只兔子,遍询众人均不知兔子是从何处而来,于是就让崔浩推算吉凶,崔浩认为,这是邻国将要送上嫔妃的兆头,不久,后秦姚兴果然将西平公主嫁给了拓跋嗣;后秦姚兴去世前一年,太史令上奏火星突然不见了,有人说这预示着国家将有大的灾难。而崔浩却说:“根据《春秋左氏传》的记载,‘神降于莘,其至之日,各以其物祭也。’推算火星不见的日子,在庚午日的晚上,辛未日的早晨,而庚与未,都是指秦地,辛也指西夷。如今姚兴占据咸阳,火星进入秦国了。”大家听了,都一脸愤怒反对道:“天上星星不见了,你却说下到了地上,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崔浩但笑不语,不久,果然火星出现在东井星域(古人对应为秦地),后秦赤地千里,第二年姚兴病死,于是,大家这才叹服。此时,崔浩对拓跋嗣说道:“阻止晋军西进,这不是上策啊。司马休之等人骚扰晋国边地,刘裕切齿痛恨很久了。如今,刘裕趁着姚兴刚死,姚兴诸子无能,发军讨伐,臣观察他的目的就是入关灭秦。刘裕乃强硬暴躁之人,不会顾及后患。现在我们假设阻止晋军西进,刘裕肯定会率军上岸入侵我国,如此以来,姚泓就太平无事了,我们反而受到攻击,这是代人受敌。如今柔然不断南下骚扰,国内百姓饥馑,不可出兵。如果与晋国交恶,那么,我发兵南下,则柔然就会进攻我北方,如果救援北方,则我太行山以东之地就危险了。不如答应刘裕,让晋军西进,然后,发兵堵住晋军东归之路,这就是所谓的‘卞庄刺虎,两得之势’。假设刘裕取胜,肯定会对我借道之举心存感激;假设后秦胜利,我国也因为阻塞了晋军后退之路,而不会丧失救援亲邻的好名声。退一步讲,即使刘裕得到了关中,与江东距离遥远,很难固守,关中终当是我们的。如今,不用使用军队,而坐观秦晋双方的成败,这是上策。为了国家的利益决定国策的取舍,岂能顾及婚姻而答谢秦国送来一个女子的恩惠呢?即使我国愿意抛弃恒山以南的地区,刘裕也不可能发动江南之兵,与我们争夺黄河以北的,这非常明显。”崔浩的论断主要有五:一是刘裕此次出兵的目的不是北魏,而是后秦;二是不可代人受敌;三是一旦与晋军交恶,势必陷于南北交战的不利局面;四是借道刘裕,刘裕将会对我感激;五是吴越之军不可能与我争夺黄河以北。其实,崔浩所言均是似是而非之论,他判断刘裕此次北伐,目的是后秦,是基于后秦庇护司马休之等人,这当然是刘裕伐秦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全部;刘裕北伐的第一个目标固然是后秦,但此次北伐刘裕的最终目的也并非后秦一国,在后来灭亡后秦以后,刘裕也曾想驻军关中,经营赵魏(山西、河北一带),也就是说,刘裕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办法。不可代人受敌之说同样如此,当时的后秦已经四面楚歌,没有北魏的全力援救,势难独存,后秦灭亡以后,同为异族的拓跋魏国,还将面临东晋的打击。其三,南北两线作战的危局。刘裕北伐并未、也不可能与柔然协同,不过,假如双方发生持续时间较长的战斗,这一情况就有可能出现。第四,关于给晋军借道,刘裕会感激借道之惠。崔浩的原话是:“假设刘裕取胜,肯定会对我借道之举心存感激;假设后秦胜利,我国也因为阻塞了晋军后退之路,而不会丧失救援亲邻的好名声。”这句话是崔浩为了论证自己前面的正确性的,但这句话本身就不全面,只说出问题的一方面,而有意无意地遗漏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只说假如刘裕取胜,感激借道,但没有说刘裕对其后魏军又阻塞晋军的退路的态度,只说假设后秦胜利,因北魏阻塞了晋军退路而感激,却没有说前此魏国给刘裕借道会如何。同样的,这句话如果只说问题的另一方面,将会是这样的:“假设刘裕取胜,肯定会对我阻塞其退路,怀恨在心;假设后秦胜利,我国也因为给晋军借道,而落下坏名声。”最后一点,崔浩称吴越之军不可能与魏军争夺黄河以北,这更是似是而非之论,全无根据。那么,为何聪明的崔浩要这样说呢?不少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身为汉族的崔浩从内心深处并不愿在异族朝廷为官,他是在存心帮助刘裕,吕思勉先生就持有这一观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