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1-4-14 4:41:00

朱颖生气地瞪着他,这是最令她厌恶的反应,哪怕他还嘴。她吐了口气,决定进入下一个程序。这是她的妥协,也可以看成她的迂回。既然下午做了决定,他们现在已经坐在一起吃了饭,她现在暂时迁就他,放过他,他脑中某些固执的,不合时宜的想法,以后有的是时间帮他改正,当然,前题是他值得她去拯救。她坐回沙发,靠近琴高,柔声问:“好吧,我们不争论,我们平心静气地想一下,假如,我们在一起……你不会一辈子让我跟你住出租屋吧?我们可以跟我父母住在一起,只要你不觉得委屈。”她的脸罕见地微微泛红,琴高忍不住心跳一下,说:“你想得周到。很识大体。”朱颖说:“你知道就好。”身子靠了过来。琴高僵住。他绝望地正想说我不是在夸你,但句话生生吞了回去。他接触到朱颖温暖的身体,朱颖的眼睛在看着电视。据说人的交流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其余百分之八十是通过眼神,姿体语言等表达。这是个确凿无疑的信号,如同当年美国人斯诺被请上天安门一样。这个时候,琴高似乎应该颤抖着声音,还有身体,激动而虔诚地表白,然后,象那一句最通用的大白话说的:生米煮成熟饭。这似乎本是他一直渴望的,如同演义成为正史,但是,当一切可能成为现实时,他突然迷惑起来。这就是他的爱情?哦,爱情是说不上的。那么,这就是他的婚姻?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难道他的婚姻目的就是为了合法拥有一个女人的身体?就象买台电视机用来照明一样,他的追求是否非常无聊?他是向肉欲屈服的懦弱者,向现实投降的俗人……琴高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在这么重要而暧昧的时刻,电话铃声异常的尖利刺耳,就象在办公室遭遇停电,显示器突然一黑一样,两个人都吓了跳。琴高接了电话,是陶诗人的声音:“西门桥,烧烤。我看你QQ不在线,那就没有加班,那就过来吧。”

他和陶诗人聊得投机,陶诗人约了几次喝酒,但琴高天天加班,现在打电话真是时候。琴高在心中叹了口气。他完全理解朱颖,明白她对他的期望,他不忍成为她梦想破灭的凶手,也不愿意成为她欲望的奴隶,他回答陶诗人,说他马上就去。琴高向朱颖告辞。朱颖没有回答,冷冷地坐在沙发上,看着琴高换鞋,出门,关门,然后,她瘫软下来,在心里竖起中指,流利而恶毒地咒骂。

日期:2011-04-17 17:59:58

琴高走出小区,看见满地苍凉的月光,街两边的楼房半隐在月光里,看得见的一面,泛着羞涩的白光。他想朱颖在生气吧,责怪自己莫名其妙,心思不定?人若是象月亮多好,象送牛奶的人定期去来,一点也不担心。琴高觉得自己刚才的决心是正确的。很多人只会意识到上床前的交易,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男人来说,上床后他们付出的代价更加沉重。琴高不愿意自己的婚姻从现在一直对付到七十五岁。马克思说婚姻是压抑人性的,不需要他多提供一个证明。男人是泥,女人是水,若是这比喻不错的话,他和朱颖结合的产物,毫无疑问是坚硬的水泥。他也不是朱颖认为的那种失败的男人,心中填满象女人一样渺小而密集的怨念。朱颖的标准太实际,他是清贫,没有房没有车,天天生活在这个物欲社会里,很有压力,但他并没有迷失自己,虽然不唱什么君子固穷,却也勉强能够不改其乐。唉,既然他和她的想法南辕北辙,那么就Forever撒哟那啦吧。琴高走到冬夜的街上,一路胡思乱想,感觉自己的孤单象拔光了牙的牙床,想到陶诗人,喜从心起,加快了脚步。

日期:2011-04-20 00:18:03

好不容易找到陶诗人说的烧烤店,其间还通过一次电话,陶诗人对于地理坐标的概括显然不及文字的准确把握,琴高站在门外张望的时候,一个人站起来招呼:“老郑?”琴高挥手致答,走了过去,那人伸出手来跟琴高握手:“我是陶春。”跟着把同桌的两男一女介绍给琴高。陶诗人中等身材,长发披肩,相貌颇为英俊,一件套头线衣,污迹斑斑,琴高既恶其脏,又替他担心冷。另外两位男人一姓谢,一姓张。姓谢的陶春介绍也写诗,职业是教师,比陶春矮一些,一头乱发象践踏后的庄稼,穿着比陶诗人还要不讲究,衣服裤子鞋子都令人生疑,因为与他的教师身份是如此的不相配,彼此之间也是不相配,不仅是风格和品味,甚至尺码也破绽百出,似乎他买衣物和穿衣物时都是采用随机函数。谢诗人戴了一副黑框的眼镜,目光炯炯,跟琴高握手时用力十足,差点害得琴高当场出丑,痛叫失声。姓张的陶春介绍是画家,从他色彩斑斓的棉袄似乎可以证明,削瘦的脸颊让他所有的表情都显得象苦笑,他也是中学教师,但那个女孩子的身份出人意料,竟然是张画家的学生。琴高跟每个人握过手,然后在陶诗人的安排下跟每个人碰了一杯,这是江城酒桌上的规矩。因为不是白酒,琴高现在可以尽量表现得豪爽一些,他看见墙边象勋章一样排放着十几个啤酒瓶,感觉象股市中那些自以为抄底的人一样,心中非常踏实。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