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情况要好得多,在武汉赵家条的时候有一个苏联爱好牌120相机,买时价格72元,记录了我家五十年代的生活。在空军大院上小学的时候,我没事最喜欢拨弄那架相机,还让张小春把家里135胶卷偷出来装上试着照相。一天我心血来潮把那架相机带到王府井信托部当掉,工作人员当场给了我32元。六十年代,一个小孩带着相机到委托部卖在北京可不是一件小事,从上到下最后追查到母亲那里,这时母亲才恍然大悟。后来的岁月,我除文丨革丨串联时短暂拥有过相机外,其它时间不论何地都以去照相馆照相为主,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这次出访德国才改变。
德国是光学仪器的故乡,该国早年产的120蔡司和135莱卡一直是中国专业摄影记者首选机型。从儿时起我只有趴在王府井委托行相机柜台上观看的份,我暗暗决定一定要利用这次机会买一架高级相机,了却多年的心愿。如果还有可能买一架高倍望远镜,以后看足球赛再也不用担心票不好看不清了。我向沈所长提议,利用会议开始前的一两天时间,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架高级相机,好为大会照相留下历史镜头,出国时我带了一架所里的相机,实在不专业,所长很快同意了。
八十年代的德国大街上有很多光学仪器商店,望远镜新旧相机琳琅满目,不小心还真容易看花眼。我先观看莱卡蔡司价格,除了见到莱卡一架新机外其它全是二手货,说明德国光学工业已经衰败,价格都在一千马克以上。取而代之的包括望远镜在内几乎全部是日本产品,问题是我只有五百马克零用钱,这点钱买个大镜头单反相机是远远不够的,看来只有买二手货了。我看上一架1.4镜头的美能达,机体很新,不像用过,只是型号老点。我打开相机,十分专业地观察镜头玻璃,看看有没有气泡和磨损,思考一夜后,最后断定买这架,一共四百五十马克,出境时还可退税二十马克,剩下的钱买了一架八倍理光望远镜。我为老同志在风景秀丽的莱茵河畔试照了一卷,冲洗出来后十分逼真清晰,海鸥相机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我还走进过一家珠宝店问有没有200马克的劳力士,差点让老板给赶出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