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5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0-06-02 20:28:48

这件事情发端于皇帝皇后的九年之痒。武则天刚被立为皇后的时候,和高宗志同道合,致力于清除权臣显贵,提拔后进贤才,经营他们的朝廷夫妻店。而经过政治历练之后,武则天的才干和权术,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朝政的影响力也日渐增强。皇后这种强势的作风逐渐引起了高宗的不满,两人在最高权力的归属问题上,毫无悬念的闹起了矛盾。

第一家庭失和,理所当然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朝廷中反对武则天的势力趁机谋划,打算说动高宗废黜皇后。太监王伏胜自告奋勇的打响了第一枪,告发武则天施行巫蛊厌胜之术。

毫不夸张的说,巫蛊厌胜就是后宫杀手,配合皇帝的疑心,为对付皇后或者嫔妃的终极武器。这次也不例外,高宗得到举报后,果然龙颜大怒,找来宰相上官仪,想听听他的高见。

上官仪也是废后派的代表人物,他接过王伏胜的枪,继续向武则天开火。他对皇帝说道:“武后专权,天下人都在背后说她的坏话,不愿接受她的母仪,所以早该废黜了。”

高宗听了上官仪的话,忽然产生了出来混,老婆迟早是要换的冲动,当场就要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就在两人咬文嚼字的研究诏书写作的时候,武则天在N年前建立的情报网发挥了作用,早有情报员将此大事告诉了她。武则天迈着凌波微步,急急忙忙赶来的时候,离婚协议书刚好新鲜出炉,墨迹未干的摆在御案上。

武则天见了高宗,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声泪俱下的诉说两人同甘共苦的经历。高宗想起了和她夫妻加同志加战友的关系,不禁心软了下来,后悔一时冲动写了废后诏书。冲动是魔鬼,但皇帝很娴熟的把魔鬼引到了上官仪身上。他很无辜很痛心的对皇后说道:“上官仪这家伙,怎么总是挑拨咱们之间坚贞的爱情呢。”

转瞬之间,废后的大好形势便彻底逆转,上官仪被皇帝出卖,更是无处喊冤。武则天展开了她的血腥反击,上官仪和王伏胜以谋反罪被处死。由于上官仪曾经在东宫任职,所以这件大案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废太子李忠的绞命锁。当年十二月,李忠被赐死在了黔州,年仅二十三岁。

离婚风波过后,武则天加强了对丈夫的监控,生怕他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就连上朝,也是两人同去,高宗在前面正襟危坐,武则天在后面垂帘听政。从那以后,一切朝廷大事,完全取决于皇后,高宗“拱手而已”,一门心思的向精神领袖发展。

日期:2010-06-03 18:38:05

转瞬之间,废后的大好形势便彻底逆转,上官仪被皇帝出卖,更是无处喊冤。武则天展开了她的血腥反击,上官仪和王伏胜以谋反罪被处死。由于上官仪曾经在东宫任职,所以这件大案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废太子李忠的绞命锁。当年十二月,李忠被赐死在了黔州,年仅二十三岁。

离婚风波过后,武则天加强了对丈夫的监控,生怕他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就连上朝,也是两人同去,高宗在前面正襟危坐,武则天在后面垂帘听政。从那以后,一切朝廷大事,完全取决于皇后,高宗“拱手而已”,一门心思的向精神领袖发展。

众所周知,武则天日后改旗易帜,建立武周政权,在事实上灭亡了唐朝,所以这场未遂的废后事件,便被后人赋予了很严肃的政治意义,把它上升到关系到唐王朝生死存亡的高度。如果当时高宗能拿出魄力,毅然决然的废黜武则天,那就等于为唐朝消除了一颗定时丨炸丨弹。正因为高宗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使得它成为反映高宗昏庸、昏懦的标志性事件。其实这未免有些事后诸葛亮的意味,就当时的客观情况来看,高宗的确很“昏”,不过不是昏庸,而是头昏。

高宗的身体状况,是比较差劲的,刚过了而立之年,便患上了风疾。据历史学家的研究考证,风疾大概就是今天的高血压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有人推测就是脑袋长瘤。总而言之,不管脑袋里面长什么,经常头晕目眩,无法正常处理朝政,就是显庆五年以来,一个关于高宗健康情况的基本事实。

自己脑袋出现问题,高宗迫切的需要另一个正常脑袋来替代。放眼当时朝廷内外,太子李弘是无知少年,大臣又不值得放手信任,于是拥有政治智慧的女强人武则天,便成为高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据《资治通鉴》记载,“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

如果把高宗头昏眼花的实际情景考虑进去,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当时皇帝已经不能完全的行使最高权力,他需要武则天作为自己的权力代行者。两者在最高权力的归属问题上,有些小打小闹的矛盾,但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斗争。相反,他们之间除了夫妻感情外,还存在着政治盟友这层特殊而牢靠的关系。武则天不会被废的根本原因,关键也就在此。

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唐王朝的第一家庭,出现了两高一低的新格局。两高是指武则天的权力和李弘的年龄;一低则为高宗的身体素质。作为帝国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成熟的李弘必然要担负起相应的政治责任,高宗也倾向于选择李弘作为他的脑袋替身。只是这样一来,李弘和母亲武则天之间,关系就显得十分微妙了。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