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6-01 18:29:47
第四十九章 拨乱反正(4)
卸下军职的狄仁杰回到朝中继续做他的宰相。此时的他可谓春风得意:身居高位,上得皇帝信任,下受同事敬仰。但之后与武曌的一次会面却让他注意到了自己的某些不足。
一次非正式会面,武曌问他如何看待 “唾面自干宰相”娄师德。
狄仁杰一向对娄师德无什么好感,觉得此人才能普通,不过会做人而已,于是很不客气地答道:“如果说做为将领,他应该能守住边疆。至于其他方面的才华,臣不甚了解。”
武曌微微点头,又问道:“那么依国老所见,娄师德是否有知人之明?”
这次狄仁杰的回答更加直接:“臣曾与师德同僚数年,不曾听说他有知人之明!”
听了这话,武曌又笑了:“朕启用国老便是出自娄师德的推荐。虽然当时朕还不能肯定,但现在看来,师德还算是有知人之明吧!”
这下狄仁杰着实闹了个大红脸,女皇的话加上自己之前给娄师德的评价更是让他无比惭愧。从此,狄仁杰更是时刻不忘反省,认真发掘别人的闪光点,不拘一格地为国家发现人才。
时任宰相之一的苏味道文采出众,但政务才能平庸。他做宰相时曾经说过自己的为官之道:“处事不宜明白,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这便是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而他也自此被戏称为“苏模棱”。
久视二年出了两件非同寻常之事。一是成州(甘肃省礼县)报告:发现佛祖脚印;二是农历三月洛阳突降大雪。这两件事皆被武曌视作“祥瑞”,同时改年号为“大足”。
事实上,第一件事纯属人为。那是成州几百名囚犯抱着碰运气的想法搞的恶作剧,他们趁着放风之际在地上做了个五尺大的脚印,然后在半夜齐声高呼。官员们自然要来看个究竟,事先通过气的囚犯们众口一词:“天降神灵,身长三丈,遍体金色,称我们都是被冤枉的,不过天子圣明,很快就会降旨赦免我们。”
官员们拿着火把凑近一看,果然有个巨大的脚印,不由将信将疑。不过既然神仙也夸皇帝圣明,这种事报上去定然有功无过。
果然武曌闻之大喜,不仅改了年号,同时为了给神仙面子,还真的下旨将那几百名囚犯尽数开释。
三月降雪虽是自然现象,却也被某些人视作天兆。在朝中,苏味道的“瑞雪”说遇到了殿中侍御史王求礼的强烈反对,但他并不以为然,而是要求包括王求礼在内的官员们和他一起进宫道贺。
可是当大家伙齐刷刷下跪道贺时,有一个人站着没动,即使同僚们连连使眼色他也好像就是没看见。
大家一定已经猜到,这个人就是王求礼。
武曌很好奇,王求礼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王求礼用一种又可怜又鄙夷的神色扫视了跪了一地的同僚后大声奏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时节。此时天降大雪,必然会冻死庄稼,毁花伤草,破坏严重。说这是祥瑞根本就是信口开河!贺者皆谄谀之士也!”
这无疑是往大家伙脸上使劲扇了几个大耳瓜子,带头的苏味道脸上更是红一阵白一阵,却又无力反驳。武曌知道王求礼说得在理,但也不想驳大家伙面子,于是挥了挥手:“朕累了,卿等且退吧。”
此后苏味道开始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但他的历史痕迹绝非只有这么点。除了一些诗作外,他还在数百年后给文坛贡献出了三位杰出的后代:苏洵、苏轼、苏辙。
经过这次事件,武曌发觉苏味道不是为相之才,但光靠一个狄仁杰也不是办法,得补充点新鲜血液。于是,她便问老狄:“朕要一好汉任使,有乎?”
“敢问陛下作何任使?”
“朕欲待以将相。”
狄仁杰也很直接:“陛下若求文章资历,今之宰臣苏味道足以为文吏。岂非思得奇才用之?”
武曌自然大喜:“此朕心也!”
“荆州长史张柬之。”
“张柬之?朕当年还是皇后时他便是李素节的仓曹参军,曾向先帝上过奏章,倒是有几分胆识。不知今年多大?”
“七十有六。”
女皇难掩失望的神色:“比国老年纪还大,尚能饭否?”
“其人虽老,真宰相才也,之前能尽忠于素节,若用之,必尽节于国家。”
没过几日,远在荆州的张柬之接到命令:迁为洛州司马,即刻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