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营企业在夹缝中崛起的历史经验并不必然推演出跨国公司不会对其产生威胁的预期。在过去的十年(1994-2003年)中,跨国公司的“挤出效应”主要针对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国有企业,这是国有企业普遍衰败(少数由于政府保护而居于垄断地位的企业除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有企业已基本退出市场的今天,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正在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压力:技术能力的欠缺导致民营企业面临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如专利、技术标准)方面设置的越来越多的障碍;政府部门在“平等竞争”、“引进先进技术”的思想指导下,漠视民营企业在自主研发、自立标准方面的努力,使技术和资本实力弱小的民营企业在直接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时失去政府的保护屏障而处于劣势。跨国公司对市场和技术的日趋垄断、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动辄诉诸报复和制裁的现实,使得“全球一体化与自由贸易”的理想对于弱小的中国企业来说更像是一个由跨国公司、中国政府和某些御用经济学家联手描绘的海市蜃楼。[附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行为在2004年公布的中国国家工商总局的一份调查报告《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中有较为详细的披露。]如果中国政府继续现行的政策,那么过去十年发生在国有企业的悲剧可能会在民营企业身上重演。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