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67节

热门小说推荐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审批土地的权力,向人家索要钱物。现在检举信还在我的办公桌上。”

青梅明显感到郑明进入土地局之后的变化,但没料到他会变得这么快。她想起春节时她带着礼物去郑明家。考虑到当地都有春节给小孩发压岁钱的习俗,那天她特意没带憾憾。

一进门就见桌上算盘、计算器放了一大堆,郑明两口正在写写算算。

青梅笑着说:“你们俩这是在忙啥啊?”

俩人热情地把青梅让进屋里,郑妻笑着说:“算算把房子租出去多长时间才能收回来。”又说:“一套门面房才三十多万,跟买住房差不多。我算了,好的话十几年就能把本儿收回来。青梅,你也买吧,俺打算买三四套哩!”

郑明不等她说完就说:“人家房地产公司老板给了你多少钱?你这么替人家宣传,你说买三四套,钱哩?把你卖了也买不住个屋角。”

“你不必有任何顾虑。”青梅郑重地说,“该咋处理就咋处理。不要对他有任何宽容。要不然,还不知道他会做出啥无法无天的事哩!”

青梅现在很后悔,她已经意识到让唐韬把郑明安排到土地局是一个错误了。

“不说他了。憾憾哩?我不是让你把他带来吗?”

青梅瞥了他一眼,心里说:“你让我咋着我就得咋着?你是谁啊?你是拉登?你是布什?”

唐韬又问了一遍。

青梅敷衍道:“搁他姥家写作业哩。”

“明天后天再写不行吗?还有,你的手机号码换了,也不给我说一声。你是故意的,你故意让我难受,折磨我,是不是?”

青梅挑衅地望着他,嘴角挑着一丝冷笑,那目光分明在说:“是,你又怎样?”

唐韬有些生气了。自从他来到这个城市,还没有人胆敢如此对待他。竟然拿他不当一回事。他觉得自己素日的权威和尊严受到了蔑视和伤害。然而多年在政府机关养成的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又使他克制了自己的情绪。

唐韬盯着青梅足足有两分钟。然而他的目光就象缺了油的灯,越来越暗淡,最后他叹了一口气,说:“自己酿下的苦酒,只有自己喝了。”

青梅说:“还有事吗?”

唐韬看了她一眼,勉强笑了笑,故作幽默地说:“剩下的事,就是把这些菜埋葬在肚子里了。”

青梅站了起来,说:“你自己吃吧,对不起,我还有事,得回去了。”说罢看也不看唐韬,背起包就走。走到门口停住了,回头一看,只见唐韬一个人坐在那里,神情忧郁。

青梅又走过去,在他身边站了一会儿,说:“这段时间咱们最好不要联系了,都冷静地想想。”

唐韬叹了口气,说:“好吧。”

下章.离了婚的丽云很快乐

110. 离 了 婚 的 丽 云 很 快 乐

从饭店出来,青梅上了公交车。路过超市的时候她下了车,进去买了一点小东西,又买了两包方便面,准备回家吃。走到电梯口,正碰见丽云掂了一大袋东西从另一个门里走出来。

青梅对丽云一直心怀怨恨,后来听说她离了婚,搬了出来,觉得她已经受到了惩罚,对她的怨恨也就减了许多。

俩人打了声招呼,沉默着出了超市。青梅觉得尴尬,就没话找话地问她准备去哪儿。

丽云说:“回家。我在市政府附近买了一套房子,120平方,才10万块钱,不贵吧?”

潘磐跟丽云是协议离婚。潘磐提出把家里的存款和新买的房子都给冬冬。存款由一个人保管,凭他们两个人的印鉴才能在银行支取。丽云没有异议。

潘磐说:“现在住的这套房子你要是想住的话,你给我八万块钱,我搬出去;如果你不要,我给你八万。”

丽云说:“我搬出去,你给我十万块钱。”

潘磐说:“可以。家里的东西你随便拿。我只要冬冬。你也知道,我是不可能把冬冬给你的。”

丽云找来一辆汽车搬东西。她用眼睛在屋里巡了一遍。电脑不能动,打电脑是冬冬的精神支柱。电视机也不能搬,冬冬好看动画片。冬冬喜欢吃在微波炉里烘烤的薯片。天冷了,冬冬晚上写作业得开空调。她的目光掠过室内的每一件陈设,都是她精心布置的。丽云坐在屋里大哭一场,最后空着手下了楼。

然而丽云现在还是那样神采奕奕,光彩照人。

青梅问她要不要调回省城。丽云的父母都在省城,她从小跟奶奶长大。奶奶早过世了。

丽云笑着说:“调回去干啥?我都三十多了,还靠父母?”

青梅没想到丽云看得这样开,这么乐观,觉得她很有种。

丽云说:“我开着车哩,我送你回去吧。”

青梅心里有点酸了,说:“不了。谢谢。”

俩人刚分手,丽云又打来电话,说:“我忘了给你说了,香港的天王歌星来了,我弄了两张招待票,明儿咱一块去看演出吧?你要是看了他的演出,你肯定会崇拜他。你不知道他唱得多棒!”

青梅不理解,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当什么追星族,就说:“在我的字典里,有欣赏、喜欢,连敬佩都少有,更不用说崇拜了。你不觉得有点无聊吗?”

丽云骂了声:“圣人蛋!”“叭”地一声挂了手机。

111. 青 梅 面 临 危 机

区法院九楼会议室里暖气开着,坐无虚席。主席台上方的一条横幅赫然醒目:“坪南区法院机构改革动员大会”

李正清正在讲话,“同志们,我们这次机构改革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要对各部门定任务、定目标,各部门一把手对院党组负责。二是要对各庭室定人员、定编制,由各庭室的一把手选择下属,下属选择领导,被选择的同志对各庭室一把手负责。简称双确定,双选择。现在都讲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这次改革,也是要建立和谐的集体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目的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台下响起一阵嘈嘈杂杂的议论声,很多人面露惊恐之色。而这时,青梅正在后排打着嗑睡。

一阵掌声把她从睡梦中惊醒,只见好多人站了起来,她才知道会开完了。

回到庭里,青梅拿出一本卷宗,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忽然发觉今天庭里的人都有点不对劲,都变得神秘兮兮。她心里狐疑起来,却并不向他们打听什么,以免他们担心被王若拙看见而引起误会。

青梅放下卷宗,踱到楼一。隔着玻璃门向外一望,才知道起风了。风把天地变成了昏黄色,一股股寒气从门缝里逼进来,直往她身上袭。

左边的墙边立着一块黑板,好多人缩着头围那里。她不由得把脖子伸过去,只见黑板上写着各庭室的人员编制数。民一庭是七个人,却只有六个人的编制。青梅的心里有些慌乱起来。

吃罢晚饭,青梅习惯性地拿起一本书,却一个字也看不下去。外面传来“呜呜”的声音,象是一个女人在哭。侧耳听了听,时断时续的,又听不清。接着“哐当”一声,象是什么东西摔到了地上。

她下了楼,院子里冷冷清清的。北风挟着尘土、碎纸、树枝直往她脸上打。她护着脸,侧着身,来到张达明家。

张达明正在看电视,把她让到沙发上。

坐着看了一会儿电视,就听张达明说:“你还搁这儿稳坐钓鱼台哩?这会儿谁不忙着打招呼送礼哩,你还不赶快想办法去?”

青梅说:“王若拙就等着我给他说好话哩,我就是不愿向他低头。”

张达明说:“都啥时候了,你还说这话!别管低头抬头,先过去这一关再说。”

青梅想了一会儿,说:“不至于吧。那么多案件任务,还有宣传报道,他为自己着想,也得要干活的人啊。俺庭里没人写,写材料都是我一个人。”

张达明说:“你不能把宝押在他身上啊,这小子是啥样的人你还不清楚?”

青梅的心里更加惴惴不安了。

回到家里,他给蒋院长打了个电话。

蒋院长说:“这次改革院里把权力都下放到各部门一把手了。院长也不好说话。你自己跟王若拙说罢。你又不是不干活的人,你紧张啥哩?”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