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3-10 19:37:47
那么又如何解释热敏化穴位与经穴位置上存在差异的问题呢?陈教授认为: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 “小刺激大反应”。
笔者确实很敬佩陈教授的研究精神,但也确实在认识上存在分歧。陈教授虽然发现人体敏感部位经常不在经络上,但他始终不能彻底抛开《内经》中十二条正经的束缚,总是希望能够运用经络理论来解释热敏现象。但如果《内经》中的十二条正经是血管,那么热敏现象则必然会被带入歧途,最终不能用病、生理知识所解释,也不能被整个医学界所认可。但如果我们抛开《内经》中经络的束缚,只考虑热敏的部位和传导现象,则可能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并最终为揭开经络的秘密奠定基础。
其实古人可能也出现过类似的困惑,所以在《内经》中选择了患者敏感的部位进行针刺,而不是拘泥于经络。但随着针灸学的发展,中医也希望能够将穴位标准化,由于穴位和经络得重合率很高,加上经络学说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将这些本来散在于经络周围的穴位固定在了经络上。这样有许多好处,例如便于施术、教学和交流,但也逐步失去了穴位的真谛,可能降低了疗效,距离具有传感功能的经络(或者说是穴位)本质也越来越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