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9-07-10 15:12:20

我们先看皇帝及其控制下的宦官。大明帝国政权结构与其他帝国的政权结构一样,皇帝是核心。但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却比其他帝国的皇帝管得都要具体。前面已经说了,没有丞相,皇帝兼任丞相;没有太尉,皇帝兼任太尉;没有御史大夫,皇帝兼任御史大夫。天哪,明朝皇帝一个人要干四个人的事。秦始皇有三公辅佐还一天要读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明朝皇帝连三公都不要,事事躬亲,还不得累死啊。有人也许会说,秦始皇那只是一个个案,皇帝哪有那么多事?我们就来看看朱元璋一天要干多少事。据《春明梦余录》提供的数据:“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事”,可知朱元璋一天的工作量是看两百多份奏章,处理四百多件政事。这些事可不是一加一这种简单的问题,哪一件你都得仔细琢磨琢磨,一件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出乱子。这一仔细琢磨,时间就不够用了。所以朱元璋专门写诗发牢骚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对皇帝能力的要求太高了。身兼宰相,你就得懂治国理民所需要的政治、经济知识;身兼太尉,你就得懂军事(事实上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两个懂军事以外,其他明朝皇帝哪个都不懂);身兼御史大夫,你就得懂法律、懂办案。皇帝能懂得了这么多吗?不说别的皇帝,就说开国皇帝朱元璋,他能力很强,但在很多方面也有缺陷。比如说,朱元璋实行的海禁政策就是他不懂经济的结果。从洪武初期开始,朱元璋就实施严格的海禁政策,不允许老百姓与海外有往来,所谓“明初定制,片板不许下海”。如果说,这个时期,因为的确在沿海有一些反明的武装存在,这个政策还能够让人理解的话;那么,到了洪武三十年(即公元1397年)大明帝国的基业已经相当稳固的时候仍然“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就说不过去了。此外,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官僚们的低薪、商税的减免,这里就不多说了。朱元璋能力强、责任心强,好像还支持得住。朱棣能力不弱、责任心也还可以,所以也行。再往后,皇帝的能力一代不如一代,责任心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于是大明帝国也就江河日下了。在其他帝制政权里,这种情况也存在。但是,由于有宰相等大臣的辅佐,情况相对要好一些。明帝国由于没有宰相,那就只能临时授权。授给谁呢?谁离皇帝近,谁最容易拿到授权。结果到明朝中后期,在大明帝国的政权结构里的宦官势力直接占据了制高点,成为整个政权结构的中心。皇帝反而被虚化了。可以说,在大明帝国里,由于皇帝直接控制的权力太大,因此大明帝国的皇帝一旦出问题(由于皇位的世袭,所以皇帝这个位置的故障率很高),对帝国的威胁比其他帝国就要严重得多。这是朱元璋在制度设计时的第一个重大失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