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9-10-03 11:15:49

荀子的政治思想有一个核心观念,“统一”。荀子的整个政治理论就是要建立一个制度或者用荀子的话来讲叫作“礼”来统一天下。这里就有几个问题要分别来阐述一下。

第一,为什么要统一?关于统一,孟子老早就说过了。他在回答魏惠王“天下恶乎定”的问题时,就回答道:“定于一。”但是“定于一”有什么好处,讳言“好处”的孟夫子没讲。荀子认为,只有统一才能平息战乱和纷争。为什么必须统一才能平息战乱呢?一方面,荀子认为人是有欲望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争斗,进而产生混乱。他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另一方面,荀子认为,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平等的主体是不能和平共存的。他说:“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于是,既然分散的个体之间的争斗是必然的,那么就必须统一以平息战乱。所以,荀子说:“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主张“天下为一,海内宾”,宣扬“四海之内若一家”,认为君主的职责就是“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顺比从服”。

第二,用什么来统一呢?答案是礼。荀子所谓的礼与周礼恐怕不是一回事。他在《礼论》篇中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这里制定“礼”的人是“先王”,具体是谁,没说。但肯定不是制周礼的周公。因为周公只是公,不是王。荀子的礼,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等级制度。在这个制度里,君主至高无上,各级官僚层级节制,各司其职,而且都不是世袭。这个制度与孔孟之道是大不相同的。孔孟虽讲君臣之义,但无论是《论语》还是《孟子》,里面尊君的语言是很少的,更多的是谈道德修养的问题(这正是伦理学的本色)。孔孟也尊君,也强调礼。但是,他们所强调的是君臣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即是一例。荀子这里的礼,强调的是等级制度的“分”,通过“分”使得“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通过这个“分”解决“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的问题。在荀子提出的政治制度中,君主至高无上,独一无二,集中掌控整个国家大权。他说:“君者,国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至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在这至高无上的君主面前,臣子的所作所为必须是有利于君的。荀子认为:“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但是,要注意在荀子这里,官僚们不是世袭的,其等级也不是固定的。荀子认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大夫。”不但如此,他还强调“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所宜”。也就是说,在荀子这里,官僚们依靠的不是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而是德和能。这种用人观,就为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如此一来,一个由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以非世袭的贤人构成的官僚体系构成的中华帝制雏形也就构成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