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65节

热门小说推荐

为此,有可能要牺牲相对较小的局部,包括在上海东奋战的王牌部队空六师。

329

东海上空900千米高度,一颗侦察卫星流星般地划过,大量数据传回了俄罗斯战略火箭军总部。

一个巨大的谜团,令人疑惑不解。美国第一批20枚射向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只被中国的反弹道导弹拦截了5枚,其余15枚是被不明原因击毁的。美日之间现在正在大打卫星歼灭战,俄罗斯在紧张地一颗颗数着,测控中心指出半数卫星是被已知反卫星武器击毁的,每一颗的击毁原因都有出处,可还有将近一半卫星的毁灭原因却找不到。巨型计算机的分析结果指出这些不明毁坏卫星可能遭受打击的地点大致都在一个巨大的圆锥型空间之内,这个圆锥型的锥顶落在中国东海的一个点上,那个点是从台湾南部开出来的一座风力发电浮岛。技术观测没有看到这座浮岛上有任何火箭升空的热发射迹象,而安全总局则坚定地指出这座岛上没有足以打击卫星的大型定向能武器系统。

如果事情是他干的,他又是用什么干的呢?

现在的意义是美国发射的100枚民兵洲际导弹即将从这个大圆锥边缘数百公里处擦过,侦察卫星受命严密监视,一架电子侦察机也正在赶过去。如果这批洲际导弹又象星际物质一旦靠近黑洞就会被吸进去那样被那个大圆锥吸进去,那么就会得出一个饶有兴味的结论:这个大圆锥覆盖了中国东海地区的上空,如果它是受中国人控制的,那么失去制天权的那些急匆匆赶过去的美国航母编队和大群的飞机是无法制止中国军队渡过海峡解决台湾独立事变的。

330

80枚民兵洲际导弹在经过各方密切观察的“大圆锥”的边缘时,突然纷纷起火爆炸或是明显改变了姿态,显然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20枚民兵导弹在接近大圆锥时却突然变轨躲过了厄运,接着重入大气层,直向中国上海扎了下去。

六 绝不低头 331-340

331

上海附近地区。

3道强激光已经多次交叉射出,在民兵洲际导弹上划过。激光能量很高,可惜不能稳定坚持在洲际导弹3秒钟以上。

中国的陆基激光发射平台仍然使用陈旧的力矩电机-负反馈闭环跟瞄系统,力矩电机为了取得大力矩而直径很大,转动惯量、磁滞效应、气隙不均匀和机械误差都使得力矩电机开环误差极大,被负反馈系统收敛后形成过长的对准响应时间,这个跟瞄系统对付速度较低的上升段导弹还能使用,但是相应的星载反射系统还没有建成,而对付以第一宇宙速度飞行的洲际导弹,跟瞄速度就跟不上了。导弹每秒飞行约10千米,每毫秒飞行10米左右,力矩电机闭环系统的静态跟瞄精度虽然达到5角秒,但是响应时间决定的动态跟瞄精度不够——跟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目标对准时间时,系统精度才等于静态精度,若响应时间大于目标对准时间,则系统精度等于对准末端激光束收敛振荡与目标轨迹交点决定的动态精度,这个精度此时对于力矩电机闭环系统来说是30角秒,从大气层外开始,激光束就以十几米的末端幅度来回扫射高速飞近的民兵洲际导弹,每次扫过导弹的时间过短,来不及烧出深的刻痕,及至导弹重入大气层,就更难击穿电离子包裹层。

紧急发射的反导导弹也未能击中高速飞行的洲际导弹。

一团团火球从上海外太空滚入,以近30马赫的速度几乎垂直冲了下来。

9枚民兵洲际导弹在上海海岸外2座岛屿上连贯爆炸,摧毁了功率极为强大的2座地面雷达站。

闷雷似的隆隆声,终于传入了上海市。

332

上海东空战战场。

美军第三颗低轨卫星到来之前,另一颗本应掠过北朝鲜-日本上空的低轨卫星突然在小动量火箭喷射下变轨,以牺牲半数寿命为代价,从上海东战区上空一掠而过。

巨网附近空域再也没有云层。美国战略高能激光武器突然提前启用,空六师没有携带烟雾发射装置。所有其它的措施都未来得及采取。

看不见的利剑连连闪过。

当第11架J8D被击毁的时候,巨网与2团机群联合造就的电磁虚拟成像以真假座标在时域最后来回拉扯跳动了几下,就寂然消失了。

低轨卫星光学数据链开始传送空六师后面的空2军主力机群的位置资料,在K31系统中绳地面站的控制下,上海东空战战场上看不见的强光连连闪过,中国空军第二集团军的预警指挥机被击落,接着就是苏30重型战机被一架架打了下来。

上海外岛2个特大功率雷达站被摧毁使事情雪上加霜,。空气中足以点亮小灯泡的电磁场强下降了2个数量级

空六师的虚拟电磁成像座标一消失,美军的双机联网预警机就清楚看见了剩余的13架J8D和中间一架外形是运输机的大型飞机。同时F22机群右前方的中国机群消失,而40架J12的真实位置清清楚楚地暴露出来。中国人的电磁战力量终于消失了。美军依靠不对称多维合成打击重新掌握了制电磁权。

预警机立即接通中绳地面站,指挥落基山峰顶飞来的高能激光将空六师剩余的电子战机连连击落。

当第15架J8D被美军高能激光系统击毁后,空六师参谋长面色惨白,额头上渗出密密的汗珠,慢慢地坐倒在椅子上。

巨网枢纽指挥机内的其他几位参谋人员都在默默看着他。大家都明白,现在技术上即使是重组简列点阵合成相控阵的可能性也已经没有了。此时的中国空军,就只剩空一军还有一面巨网,那是保卫京津地区的,不能转用,也来不及转用了。头上没有中国卫星。上海外岛大功率雷达地面站被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摧毁。

第二集团军彻底丧失了制电磁权。3团的化学激光战机只剩1架还有作战能力。王牌飞行团1团还在和美军F22主力机群缠斗,不可能支持很久了。

2团的40架J12已经暴露,并且要命的是,2团机群的一直前飞,在巨网被摧毁后,刚好飞到原虚拟成像座标的位置,这个虚拟坐标在巨网能力丧失后就不再随2团机群移动,因此那125发AIM250导弹很可能直扑2团机群而去,虽然这批美军远程导弹是使用弹载反辐射导引,但是也极有可能同时使用多模合成制导,那么在它们歪打正着冲近2团机群之后,仍然可能对2团的J12战机形成追尾攻击!

后面,兄弟部队几个师的苏30、苏27、J11、J10,甚至还有部分J7、J8,黑压压上千架战机压了上来。不过参谋长心里清醒地估算出,所有这些,都不是以F22为主的美远东空军第二攻击波的对手。在空六师巨网被摧毁后,第二集团军面临一场悲壮的惨烈战斗。

唯有师长率领的超低空突击机群是唯一的希望。但是,失去制电磁权和巨网以后,第61低空突击团已经得不到目标指引,他们很难找到第二攻击目标和美军的第二攻击波机群。

333

巨网和地面雷达站都被摧毁,我军的主要电磁屏障消失。125发AIM250导弹群突然向2团机群猛扑过来。距离仅余8000米。

2团长极力使头脑保持冷静。

2团的40架J12已经前飞15公里,配合巨网造成了2个虚拟机群。一个保持在美军主力F22机群右前方,另一个,应该说是巨网自己的假象,在真实巨网右下方约5公里处。美军发射的这些AIM250很可能以反辐射制导模式为主,那么接下来会有两种可能:如果是完全的弹载反辐射制导,导弹群原可能冲向巨网右下方的假象;如果是多模合成制导,那么导弹群的红外制导模式将追逐本团J12战机的尾焰,而现在导弹群直扑本团机群而来,可以判断为使用了多模合成制导,弹载计算机在近距离内会指引导弹紧追J12的尾焰,计算机提示这群AIM250还剩有50公里的射程,以现在8000米不到的距离,即使团机群以最大速度顺导弹方向逃飞,最多导弹飞行43公里就追上机群,43公里仍在导弹的剩余射程之内。125发导弹对40架J12,3比1的交叉攻击刚超过J12的周缘矢量系统的高机动防御能力,团机群会有一定损失,并且,2团的转向飞离将使巨网剩余战机失去掩护,也使后面的军主力机群失去掩护,1团情况不明,整个集团军现在很有可能只剩本团的40架J12了!本团不能避开。从现在起,必须担负起主要的阻击任务。.

按最大概率设定敌情。现在有效的防御措施应该是向右下方抛射红外诱饵,并随后将雷达和一切电磁波发射设备全部关机。

334

美军第一攻击波机群的最后125发AIM250的弹载计算机得到相互矛盾的两个目标群。一个在原来的正面位置,另一个在左下方。在不能确定的情形下,弹载计算机仍然指令导弹不改变目标,继续前飞。

随即,正面目标的红外特征显现——40架喷气式战机的尾焰,弹载计算机在红外制导模式加入的肯定权数下,确立了正面目标群。然而不久反辐射导引部传来正面目标辐射信号完全消失的信息。

美军的多维不对称合成打击毕竟不是没有漏洞的,这个漏洞还不算小。落基山峰顶战略激光打击摧毁了中国空军的电子战机群,民兵洲际导弹变轨炸毁了上海外岛2个新发现的特大功率雷达-定向微波发射系统,这些新战况应由太空部队指挥部发给上海东美军双机联网预警机,再由预警机采取措施控制那125发 AIM250应变。这些应该由所谓C5I战略合成指挥系统自动地作为,可是美军如此推崇的自动指挥系统还是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结果是被诸多突发事件和人力决策打乱了。

夏沿山受到中国的计算机病毒攻击被压制了,太空部队司令官带着一群人在阿而波特峰顶激光发射站重新建立了计算机指挥控制系统,可是这个系统主要是指挥控制战略高能激光的,民兵洲际导弹的有关情况指挥官们是知道的,人知道不等于计算机知道,人力输入完整信息是不可能做到的,依靠光缆与外部联网――不行,大工程师季森已经用拉闸的方式彻底切断了计算机有线网络,激光站的计算机是靠强激光反射传递的相同系统来彻底通讯激光的,控制激光没问题,干别的事就符合不了要求了。根本来说,总统决策不关闭那颗传入病毒的同步卫星看来是个错误,这导致酒柜不得不把指挥中枢搬到阿而波特山,于是后面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必然发生的。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