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初战获胜并未能制止对方的狼子野心。军事斗争不仅无法就此收手,并且规模还在越打越大。局面的异常和恶化是由3个因素造成的:美军的战略高能激光武器突然提前启用,美军在东线集中了绝对优势的海空军力量,日本突然参战。新加坡事件引爆了大规模军事冲突,中国军队陷入艰难竭绝的苦战。
仗打到现在,可以看出,在广义对称条件下,我们的海军可以打赢美军2个航母特混编队,空军可以顶住美军顶级空军的进攻。问题在于现代战争的不对称总体战形式。.
技术情报手段和人力情报手段得到的信息可以凑出一个轮廓:美国国家防御系统的最新利器—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已经启用。美军投入战略高能激光部队后,中国所有的低轨卫星和在空战机都处于可被攻击之列。不对称多维合成打击之下,大量卫星被击毁,巨网被轻易破坏,太空、天空和电磁领域的脆弱平衡已被打破。随着美日海空增援部队到达,我们初战取得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仍将被夺走。
美国的战略高能激光武器提前启用成功,发硎初试,锋芒竟是无可抵挡!
由此,战略核力量对比出现了巨大的不对称:所有大气层内外飞行的洲际导弹,都很难通过美国战略高能激光武器的拦截,核武器虽有,却难以打过去,而美国的核武器却依样可以打过来。
已经表明他们的高能激光可以击落我方任何飞机,那么,拦阻他们的常规轰炸机群也变得极为困难了。
战略打击变成单向的了。
这意味着什么?
目前美军在远东共部署了8个航母特混编队,已经是美国全部海军实力的2/3,其中2个在新加坡外海覆灭,1个正在急急赶去新加坡方向,其余5个现在正向台湾方向向心集中,最近的肯尼地号航母特混编队目前离台湾海峡还有300多海里,13个小时内,可以赶到用舰载机近距支援作战,其余4个将在随后12 个小时内赶到。美军到达1个航母编队,以我们在东线的实力可以打赢,如果到了两个特混编队,我们就是劣势了,如果他5个航母特混编队齐集东线,硬拼的话,我们必输无疑。
日本政府趁机抛出了那份夺走我们春潮油田的最后通谍。并且声称演习舰队在新加坡外海遭到预谋的攻击损失惨重,正在全力调查真相,“日本为了维持和平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美日合流阻止中国的统一进程,扼制中国的和平崛起,这个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态势一直在时明时暗地延伸,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随着中国国力的突飞猛进,美国的一些人日益难以忍受,日本右翼戒惧日甚,终于以后石油时代到来为触发契机,在2005年初开始明朗化,美日结成了阻止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军事同盟,在美国的暗中怂恿之下,日本以军事冒险为背景侵占我东海油田的态势日益明显。
中国政府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和东海石油问题尽了最大努力,分别对美日两方采取了坚忍不拔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在2005年春天开始的两岸政党关系冰雪融化,一度曾经成功地缓和了局面,使得中国东海的军事冲突在大家看来还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事情。尽管美日的联合电脑模拟演习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阻止解放军渡过台湾海峡,武力应对东海油田爆发的军事冲突;中国大陆的图上作业和实兵演习也次次都把美日武装干涉计算在内,但是在百姓们看来,那种事情一般是不会发生的。
确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东海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不会发生。但是,如果一旦发生了,结果会怎么样?
中国东海的军事冲突如果发生,在本质上就一定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建立在经济政治矛盾基础上的爆发;在现象上,则一定是被某个偶然事件所引发。今天爆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就是长期以来中美日在台湾问题和能源问题上一系列经济政治矛盾未能妥善解决的结果,而被新加坡事变突然引发。
日军采取的动作早在意料之中。美日冲突有着战略上必然性。但是今天被新加坡事件点燃一起爆发,使局面变得错综复杂,充满了危险也蕴藏着机会。美国人遭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后已无法善自甘休,冲突的规模无可避免地还要扩大,冲突的方向却同时出现了三个可能:1、中日联合对抗美国,2、中美联合打击日本, 3、美日联合对付中国。
第一种情况对美国是最不利的,它出现的基础是美国执意扼制新加坡-马六甲这个中日两国共同的石油咽喉。这个情况美国的决策者已经察觉,正在把他们的主要打击方向引到东线上来。冲突一旦在东线展开,性质就完全不同,中日联合就没有基础了。
第二种情况当然对日本最不利。它出现的基础在于日本露出狰狞的武装牙齿,要独力控制能源保障线,脱出美国的掌握,并且侵占我们的东海油田。日本的决策者显然也有醒悟和察觉,他们已经在南线石油咽喉上退缩收敛,而在刚才以海空军主力进犯我东海油田区域,又以一支精锐空军奔袭我京津方向,意在牵制我北线空军主力,保障他们在东线主攻方向上得手,并且,以实际行动做给美国人看,钢铁造成的“误会”只能用钢铁来解释,美国人有可能暂时接受这个钢铁的解释,支持日本与中国冲突,加上美军自己急速向心集中的海空军主力部队,以美日联合全力进攻的态势压倒我们,
这就出现了第三种情况,对我们最坏的情况。如果不立即制止这个局面,任由其发展下去,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要被打断。
数十年来,由于实力相差悬殊,每次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压迫,除了抗美援朝那一次以外,我们都是以韬光养晦的策略来应对,说得直截了当一点就是委曲求全。中国人民已经站立起来了,但是有时腰杆还不能站得很直。
今天这一次,中国尝试不再委曲求全。但是事实似乎证明,一旦我们要完全直起腰杆来,就会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但是今天,中国不准备把直起来的腰杆重新弯曲下去。这就要用钢铁来回答钢铁。
特别是在甲午海战百年之后,今日中日海军将再次大规模交手,再次失败是无法忍受的。
眼下,二炮在不断发射战略火箭吸引美军的高能激光火力,这个损失速度是我们承受不起的,如果这种艰难局面持续下去,我们有限的战略武器并不能坚持很久。但吸引不住高能激光火力的话,京津方向和东海方向的制空权就要丢掉。丢掉制空权,油田要被日本拿走,台独无法制止,台湾将落入美国的怀抱。
列宁说过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但是这个垂死阶段的帝国主义,却仍如正午的骄阳那样迫人,给中国军队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早就有人预测,说几十年不打仗的军队就打不了仗了。有人列举军内种种腐败现象。有人说未必解放得了台湾。这些谰言,都被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出色的表现一扫而光。
部队还是老底子,还是能打的。军魂仍在。
将军们的耽心不在这里。真正让人耽心的只有两点:
一是军费还远远不够。眼下的情形很清楚,如果有再多一面巨网,如果有再多十几架机载激光平台,如果再多几百架J12,如果中国能够研制出今天战场上无法抵挡的高能激光武器,如果96级潜舰再多几艘,如果现在手里有一两个航母战斗群,如果…
现实是手里没有这些东西。以航母而论,一艘航母在江东造船厂的船台上,另一艘还在文件柜里,买来拆船的几艘俄罗斯旧航母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商人们的海上公园。舰载机队和护航编队的成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国的航空母舰起步晚,起点低,并无新意。
二是军工研制的陈旧体系无法适应需要。当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帝国主义手里的尖端武器日新月异,我们与他们的军费之比一直在缩小,但是尖端武器差距却没有缩小,反而加大了。中央早就让一些过去战功赫赫的军工企业下马、缩编,“军转民”,同时开始大量采购外国军备,形成高端武器以进口为主的局面。一方面压缩国内军工企业,一方面转向采购外国武器。中央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实主义决策说明了什么,是很清楚的。
中国的处境,从武力对比来说,放手一战的条件并不成熟。没有军事危机,能够和平建设,是中国最希望的。但是并不是中国主动挑起的事端。树欲静而风不止,帝国主义压迫到头上来,搞“扼制咽喉”,如果能源咽喉被扼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成为泡影。再退一步并不能海阔天空,因为人家已经欺负到了家门口。中国已经退无可退,为了生存,必须奋起反击!
中国的反击遭到美日帝国主义更大规模的压迫,核武器乌云压城,高能激光纵横扫射,战略轰炸机兵临城下。和平建设的信心一旦丧失,人心一旦恐慌,事情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历史经验表明,国家面临这种危局之时,退一步就会崩盘。满清曾经退过一步,结果就是割地赔款,从此国运衰落。
半步也不能退。退此一步,再无死所!
这个结论,将军们完全一致。但是不退让的话,怎么才能顶住?中央的基本判断是,与中国全面开战会损害美国的基本利益。这次气势汹汹的进逼,仍然是美国人的一次讹诈,本质上还是小打。
但是要顶住,打破这个讹诈,打赢这个小打。否则,纸老虎随时可能变成真老虎。
将军们的讨论已经接近尾声。
南线,要保卫石油咽喉新加坡,暂时靠特种兵撑几个小时,胜负的关键则要看美军科莱星敦航母特混群能不能被拦住,那里只能指望唯一的一艘96级潜舰。
北线,日本第一空军联队对京津地区的隐蔽突袭,要指望空一师拦住。
南北两线虽然困难,都还是建立在我们经过检验的实力上面的,可以一拼。
没有把握的是东线。东线集结了美国海空军的主力,也集结了日本海空军的主力。我们只有从未经过实战检验的中岳岛号。
能不能动用中岳岛号摧毁美国的高能激光站?技术上能不能做到还在其次,首先,如果我们明晃晃地攻击美国本土,就要做好最坏情况下的万全准备,绝不能拿人民的安全冒险。说明白点,必须做到我们打他们打得过去,他们打我们打不进来。这两点到现在都还未被确认。中岳岛对对方本土的攻击一定要具备条件,一定要得到中央的批准。中央还没有批准。
眼下解打破困境的希望有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