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8-17 10:59:28
魏相认为:匈奴已经很久没有侵扰汉朝了,汉若出兵,便是不仁不义。何况车师乃一小国,又离汉朝太远,千山万水的,为它劳师靡饷,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不值当啊!要魏相说干脆把屯田兵全都撤回来,将西域全都让给匈奴,又有何妨?
赵充国闻言为之气结。最近匈奴屡遭天灾人祸已然极衰,而帝国经昭宣中兴,已然极盛,虽劳师糜饷,亦完全撑得起一战,且此一战必大胜之!西域是匈奴最后一块奶酪,据之则匈奴再无赋税收入,坐困漠北,不久必亡!难道经过这么多年可怕而艰难的战争后,大家还要坐视匈奴恢复元气、从容坐大么?不该打的仗当然不能打,但必须打的仗怎可轻言放弃?这帮老夫子啊,竟以市侩小贩数盐量米之智,而断天下军国大事,一点战略眼光也没有。真是误国啊!
最终,宣帝在赵充国与魏相间采取了折中方案:郑吉不可不救,西域不可不争,但小小车师可以不要。就这样,汉朝派光禄大夫常惠率领酒泉、张掖两郡的精锐骑兵出车师北千余里,耀武扬威,吓退匈奴,然后将郑吉等七千官兵撤往车师以南千里的渠犁屯田基地,接着又将车师政府与国民也尽数迁到了渠犁,而将车师故地让给了匈奴。
刘询此次决策,乃西汉近十年来对外战略中最大的一个败笔,也是宣帝保守集团对于武帝政策矫枉过正的一次大失误。车师乃西域诸国对抗匈奴的北边前线与屏藩,车师若失,匈奴一旦卷土重来,西域必然不保。我们现在回过头看,这无疑是西汉朝由武转文,由盛转衰的一大转折点。在宣帝之前,执掌朝政的大多数是周亚夫、卫青等能征善战的武将;而在宣帝之后,执掌朝政则大多是纯种文臣或显贵外戚(魏相虽为丞相亦依附于许皇后之父平恩侯许广汉),虽然他们其中许多名为将军,但已不参与边境之征讨,实则一政客也。所以,赵充国、冯奉世、陈汤等大汉名将只能屈居其下,甚至迟迟未能名列公卿,有的竟连因功封侯都颇遭非议。一个太注重军事的帝国很危险,一个不注重军事的帝国则很无力,两边都不可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