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12-16 13:30:25
【三六五】大杖则走 小杖则受
隗嚣上疏谢曰:“吏民闻大兵卒至,惊恐自救,臣嚣不能禁止。兵有大利,不敢废臣子之节,亲自追还。昔虞舜事父,大杖则走,小杖则受,臣虽不敏,敢忘斯义!今臣之事,在于本朝,赐死则死,加刑则刑;如更得洗心,死骨不朽。”有司以嚣言慢,请诛其子。帝不忍,复使来歙至汧,赐嚣书曰:“昔柴将军云:陛下宽仁,诸侯虽有亡叛而后归,辄复位号,不诛也。’今若束手,复遣恂弟归阙庭者,则爵禄获全,有浩大之福矣!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岁,厌浮语虚辞。即不欲,勿报。”嚣知帝审其诈,遂遣使称臣于公孙述。
————————
在刘秀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下,隗嚣战不能战,降不愿降,最后落荒而逃,称臣于格局气象还不如自己的公孙述,抱着龙的志向,最后走了跳蚤的路线。
如果说前期隗嚣还认为自己能够守住陇西,静观时变,通过“尊师章句,宾友处士”,获得文王再生的声誉,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到后来,所有的幻想破灭以后,隗嚣为什么不称臣于刘秀而称臣于公孙述呢?
隗嚣这个时期的心理很怪,嘴软心硬,意志崩溃面子却坚强。
他给刘秀写信说:“您的大军到来,陇西百姓四下逃散,臣隗嚣我不能制止。虽然我的部队打了胜仗(可能不是吹牛,后来两军确实还是你来我往反复争夺),但是我不敢废弃做臣子的礼数。我还是把四散的百姓亲自拢回来了(话里软中带硬,反复宣示自己的控制能力)。我为什么还要抵抗皇上您的大军呢?当年虞舜对待他父亲,采取的是‘大杖则走,小杖则受’的原则,我虽然糊涂,但是古代圣贤的高义是不能忘记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