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0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9-10-23 13:41:28

【四七九】魏其不昌乎

孝献皇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魏以五官中郎将丕为太子。

……

太子抱议郎辛毗颈而言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其女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宜惧,而反以为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

建安二十二年,立曹丕为魏太子。这一年,曹操六十二岁,曹丕三十一岁。

曹操封王按照严格意义的封建制度,封地就是魏国了。

按规矩,王国之嗣为王世子,有别于皇太子,反正现在乱了,曹丕就叫太子吧,这样对内对外信息传播更准确一些。

曹操有25个儿子,这一点倒是有开国之主之气象。最著名的有两个,曹丕和曹植。这俩儿和老爹加起来,在文学史上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后世可能只有宋代的三苏可以媲之。

曹丕和曹植都是才子,私下以为曹丕的文学才华更全面,更甚于曹植,但是后来曹丕做了皇帝,又迫害兄弟,大家出于补偿心理,所以尽量夸大曹植的才华,旧小说尤其如此,一说起来,就是“貌比潘安,才比子建”(曹植字子建),其实曹丕不仅诗文好,在文学理论方面,建树尤其突出,搞文学史研究的,都知道曹丕是中国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方面重要的奠基式的人物。曹丕的《典论》,大大的有名,我记得刚上大学时,在《文学概论》引了一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