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尚没有学者能撰写成一本好的《中国社会史》或《中国经济史》,但有关上述两书之材料则极多,而且也易于找寻,且由政治制度可反映出经济、社会诸方面的问题。
中国对社会经济问题向来重视“均”,故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平均地权”为中国历史上之传统历史与政策,其反面则为兼并,此为传统历史所反对。对于商业资本,中国则主张“节制资本”。故孙中山先生不仅为革命家,且为政治家,其所提出之两点,是同时配合世界新潮流与中国旧传统的。
井田制为我国封建社会之制度,为后人所永远歌颂,因其制度乃是平均地权,亦等于西方今日之歌颂希腊。封建制度破坏后,接着“耕者有其田”,但是授田政策,土地权在政府,政府要收回。而等到田地可自由买卖时,就变成兼并了。
到秦汉时代,田地可自由买卖,汉时租税只收十五分之一之半,租税虽轻,但农民却得不到政府的实惠,而兼并者却得了便宜。因农民向地主缴租要缴百分之五十,即二分之一。后来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政策,即对人民拥有田地定出了最高限额。此后陆续有人提出各种不同的土地政策。到王莽时提出“王田”制,即主张土地收归国有,由政府重新分配土地。可是全国人民反对,因此王莽失败了。
三国时天下大乱,全国皆兵。此时已无种田人,土地全为国有,又可推行土地政策。晋代并无好制度,但有“占田”制度,即“限民名田”,规定每户人民可占多少田地,即是限止拥田过额。到北魏有均田制,等于古代井田制,至唐代则为租庸调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