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林去找了卢达,好像也并没有什么结果,那些蒲窝还是照旧堆放在孙玉峰的小院里。孙玉峰对本林说:“罢!还得我们自己串街去卖了,没别的法子,进南山吧!”
他们两个,加上小进,沿着收红麻的路,重新进了南山。
“卖蒲窝来!卖蒲窝来——!”
他们串街走巷,不停地呼喊。结果还是没有卖掉多少。焦急之中本林说:“玉峰,还是带来你的琴吧。那是好东西呀,收红麻时还不是亏了它!”
孙玉峰采纳了本林的意见,以后每次进山都背了那琴。奇怪的是,有琴相伴,三个人真的都乐观一些。孙玉峰拉起琴来可以忘掉一切,本林也在琴声里歌唱起来。当围看的人多了,本林就唱起了专为推销蒲窝而编成的歌词:
(白)卖蒲窝——!
蒲窝可是好东西,
冬天用它防寒气。
又耐踩巴又耐磨,
俺本林编的是上等货!
……
胶靴好看不好穿,
生了脚气多犯难。
哪如套个蒲草窝,
轻轻快快干工作!……
围看的人照例是笑,照例是鼓掌,可就是不愿买蒲窝。本林完全为了推销方便起见,几天来都是忍着热气穿着厚厚的蒲窝,在观众围成的平场上走着唱着。蒲窝在热天里穿出来,与单薄的夏衫相配,显得可笑极了。而本林走路极其轻快,两膝高抬,不断把软软大大的两团蒲窝提离地面,别有一种趣味……有一次人们笑得厉害,本林低头一看,才发现蒲窝不知什么时候裂开了一个大口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