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的甲骨文字形作“”,像神主之形。神主是古时候为去世的先祖做的牌位,为后人供奉。古代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神崇拜。直到今天,祭拜祖先仍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可见,祖先神是古代崇拜祭祀的对象。
“宗”字甲骨文作“”,由内外两个构件组成,外边的构件表示房屋,里边的构件表示神主(或叫牌位);整字用在房屋之中立祖先牌位,表示祭祀祖先的地方。可见,“宗”字形体说明古代先民具有崇拜和祭祀祖先神的习俗。
“帝”字甲骨文作“”。如前所述,古代祭祀时,往往把一种特定的茅草捆扎成类似人的形状,祭祀时把酒倒在上面,先民看到酒渗入其中,就感觉祭祀对象已经享用了这些酒,这种仪式叫做“缩酒”。由于扎成人形的茅草代表鬼神享受祭祀,因此,造字时就用这种扎成人形的茅草表现祭祀对象。在早期卜辞中,“帝”主要用来指自然界的神灵,同人无任何亲戚关系;武丁以后,“帝”开始包括商王的先祖。从文献用例看,传说中的“五帝”是对为华夏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先祖的称谓。总之,“帝”字形体说明,祖先神是古代先民的祭祀对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