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又有多种称呼,比如“不其山”“劳盛山”“牢山”“牢盛山”“大劳山和小劳山”“辅唐山”“鳌山”。
“辅唐山”出自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牛素《纪闻》,是唐玄宗时所改,时道士王旻受玄宗恩宠,南岳道士李华周恐玄宗贪恋世间乐事不再修道,于是劝王出京,王遂向玄宗提出到牢山炼丹的请求,玄宗准许,并改“牢山”为“辅唐山”。《太平广记》沿用“辅唐山”。
“鳌山”之称自金大安元年开始,见于山上道院元、明两代的碑记。碑记中记载,元代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到崂山后,见崂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形同巨鳌雄踞于东海万里碧波之上,遂作诗:“陕西名山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为国师神仙后,令其掌管天下道事,众道奉师之意,称此山为“鳌山”,取独占鳌头,天下第一的意思。
崂山之称自唐代古籍中有记载,因为劳字边带山,好听好记,一直以来多被当地人所称呼。
常言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崂山是东海名山,奇峰耸立,绝壑生烟,临海听涛,飘逸若仙,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巫师在崂山餐霞修炼,无数神话传说绵绵流传。
自唐、宋两代崂山道教肇兴,金元时期,崂山道教由于王重阳所创全真派的入统,开创了全新的局面。全真道北七真涉足崂山,邱处机三次来崂山说法阐教,影响深远。嗣后,北七真在崂山各创宗派,争建道观,至明代达到鼎盛时期,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所以有东岳泰山高,不及东海崂之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