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反观自己的工厂,在电子商务的开发这一方面,目前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当然也不能说是王一元对此不关注,毕竟互联网这个看得见,也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大潮,正在深刻的影响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王一元不可能对此假装视而不见。
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王一元自己,他不怎么了解和懂得互联网,不懂得互联网其中的奥妙,不知道该如何去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这次的讲座,刚好就给了他一个了解和重新认识互联网与印刷企业两相结合的机会。
两场讲座安排在这个星期五的上午和下午。王一元和任学明在电话里说了自己想去听报告的这个事情,反正在南通项目的这个尽调小组里,自己的任务也已经接近完成,经得任学明的同意,于是他在星期四的下午就赶回了上海。
王一元在回上海的大巴上,对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他联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王一元最后决定把肖云华,还有王丽萍他们两人也叫上,大家一起都去听这个报告会。
星期五上午,在光大会展中心的会议厅,第一场讲座,互联网时代传统印刷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会。王一元先去找了宋为强,取过来三张入场票,然后他们三人进入会场,找了位置坐下来。
这场讲座主讲的嘉宾,是广东一家著名印刷企业的朱总。他一开场就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说道,两千多年前,印刷术的出现为大规模的知识传播与分享创造了便利条件。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互联网模式开始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这一传统产业。
每一个处在风口的传统印刷企业,都无法在互联网这一场历史性的社会和经济变革中独善其身,要么顺势而上,要么销声匿迹。朱总说到这里,稍微的停顿了一下。
台下一片沉寂,显然,朱总的这个开场白,很直接,很到位,说到了重点,抓到了人心,一下子就强烈吸引了在场的众多印刷人的关注,会场上有好多人都在严肃认真的做着笔记。
朱总说,新的世纪,是各种新技术、新企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百家齐鸣的时代,也是一个数字、网络、多媒体的世纪,获取信息前所未有的更为方便和快捷。
接着朱总话锋一转,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带给了人们许多好处,但也还是为一些行业带来了困扰,印刷行业就是其中之一。网络、电子书等等新型媒体迅速的崛起,都正在冲激着我们这些传统的印刷行业,甚至都已撼动了传统印刷业的半壁江山。
他说道,对于互联网对印刷行业的影响,早前便已经有行业专家分析称,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必然降低人们对传统印刷品的依赖性。总体来说,目前已经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崛起对印刷行业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印刷行业总体上将会继续衰落,这些都是基本的大势。
朱总显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说道,历经多次持续续性技术变革的印刷产业,将会变成怎样的新业态,是否未来会有新的突破性印刷技术,或者互联网可以完全颠覆传统的印刷业呢?我们惟有拭目以待。
接下来,那么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来完成我们自身印刷业务的华丽转型?一直被人认为很有互联网思维这位朱总,结合他自己企业的经验,畅谈了他们公司的独特的应对之道。
朱总介绍说,自2001年以来,他们公司逐渐从传统的mo盘,u盘来拷贝文件,菲林晒版,到2003年建立订单网站,一直到现在公司不断的先后自行研发出了订单系统,支付系统,全自动拼版系统,erp系统,配送系统等等。
他介绍说,现在,由这些原本各自独立的系统,最终组合成了一套高效简单的公司全流程作业系统。日接单量从最开始的几十个到现在的上千个,反而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朱总还举例说明,他说,公司现在所有客服工作、订单审核,订单布产,拼版,印刷生产指令等,所有这些繁重复杂的印前工作,仅仅五个人就能快速完成,基本上每天晚上九点截稿,九点半就能完成排产下班。
朱总再进一步阐释,我们公司凭借的就是流程简单化,服务本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扁平化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将流程复杂的印刷产业推向一个极简模式,从而实现了工作时间12小时送货上门的快速专业服务。
朱总最后说道,对于将时间视为产品生命周期重要影响因素的新生代印刷企业而言,这样的服务恰恰是最理想的状态。所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同质化严重,而且竞争激烈的印刷行业脱颖而出,独占鳌头,领先驶入快车道,这一些,包括我们公司的每一次业务升级,都离不开对于互联网思维的深刻理解。
朱总讲完,整个会议室先是沉默,继而响起了阵阵长久热烈的掌声。
王一元他们三人也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听得全神贯注。朱总的这场演讲,对他们三人的认识都震动很大,可以说引起了各自深深的共鸣。
以至于在最后,王一元又向宋总讨要过来三个快餐,三个人中午就在这个会议室一旁的角落,边吃边开始对刚才报告的内容,一条一条的讨论了起来。
下午一点半,讲座继续进行。这次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的印刷企业战略转型。演讲嘉宾是印刷行业协会的秘书长,姓刘,他也是北京一家大型印刷企业的负责人。
来听报告的人比上午更多了,会议室原本布置的座位已远不能满足需要,尽管主办方临时增加了不少的座椅,但还有人不断的涌进来,到最后,连过道和台阶上,或坐或站,都挤满了人。
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后,刘总开始演讲。他说,当前,我国印刷业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洗牌与发展并存,产业发展存量不断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印刷电商不断涌现、运营模式不断更新、分工有了巨大调整。
他说,转型升级是每个传统行业的必经之路,印刷行业不会因任何原因而幸免,多年前“要想富,做印刷”的说法,如今也已基本不复存在。
刘总还举了一个实例,印刷行业中像图书出版业,除了教科用书,几乎家家图书出版商都几乎被当当网,亚马逊整得苦不堪言。亚马逊经常满200减100,那书比纸都贱。kindle电子书在年轻群体中的普及,无疑使得图书行业雪上加霜,除非高端图书印刷企业,其他的都只挣点血汗钱。
在座的听众基本都是做印刷的,对于刘总这种挣血汗钱,挣辛苦钱的说法,都是感同身受和一脸的莫可奈何,所以现场不时的就有一片表示理解的嘘声。
刘总说,转型是必须的。因为传统印刷业务渠道与方式已不足以满足现有市场需求,传统印刷生产流程与执行细节在效率、人才需求及应用方面也已失去优势。面对90后市场消费习惯与工作方式,印刷行业在市场销售方式以及内在生产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面对行业革命的到来,印刷企业主动地去改变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