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咱没有。燃烧弹没有,燃烧瓶到是有一些。可是,这些燃烧瓶投的不够远,扔不到目的地,有的落在地上,很快便被日军扑灭。
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几个高招,每每被日军破解,烧森林的想法,缕缕不能实现。
戴安澜很是着急,如果不跟日军面对面清清楚地作战,诡异的日军不定还会使出啥损招险招,更不可能退兵,烧森林是目前唯一的,最有效的办法,可是,这招用不上,怎么办!
这时,一名叫孙科的排长挺身而出,说他有办法能把森林烧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是伟人说过的话,也是千百年来百试灵验的真理。
比如现在,进入林区,看护人员都要没收你的打火机、火柴等易燃物品,为的就是这个,哪怕一个烟头落地,都可能毁掉上千亩、上万亩林地,只要火一过,什么草啊!树的,全是万劫不复。
有人会说,戴安澜这样做,不是破坏森林吗!会给当地人民带来多大损失。
这是没办法的事。为了阻止住日军,蒋介石连黄河都敢决堤。烧掉这片森林,抵挡住日军进攻步伐,会救出更多生灵。
人活着最好,与生命比起来,这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夜晚来临时,孙科带人掘洞出城。
此时的同古城已被日军堵的死死的,任何一个生物出现,都会引起日军围观,何况是城里的远征军士兵,想要出去,必须采取更为隐蔽的办法。
孙科带着一个班的士兵,备齐了点火装备。这些装备里可没有喷火器,如果有这家伙式,那便省掉了多少麻烦事。
没有,正因为我们没有,一切还得用古老办法。
因为省去了古代的搂成草堆,再钻木取火,燃后填柴加火,便可大助火势。
灭火很难,放火还是容易一些。
为了不让日军扑灭火种,孙科他们到达森林边缘处,找了一个上风口,采取分头点火,只要一并燃起,日军便救无可救,躲无可躲。即使森林大火烧不死日军,也能把他们赶走。这便是放火烧森林的目的。
森林大火终于点燃,熊熊火光将夜空照如白昼,一条条火龙从边缘处向森林内席卷,眼看着火龙吞食掉林木后,森林变成火海。
日军分成两股,靠近森林边缘的日军向空地上奔跑,在城边有西当河,只要过河,森林大火也奈何不得。
另一股隐藏在森林内的日军立即后撤,撤到了大火烧不到的地方。
即使日军反应很快,仍然有大批物资滞留在森林内,被火海吞食。但人员伤亡不多,战斗力没有受到太大损失。火炮在进克、装甲车的拖曳下,很快逃出危险地区。
没多久,靠近城边的大火渐渐远去,朝着森林更深处漫延。
日军也不去管他,反正烧的不是自家财物,以一种“谁心疼谁是孙子的心态”任由大火过山而去。
这种形势,完全出乎戴安澜意料之外,大火并未能给日军造成太大损失,相反,替他们造成了便利。
只见森林过火处,一片片灰烬之中,日军重新集结。
没有了森林遮挡后,视线更为开阔,炮击更为灵便,步兵冲锋也少去了树木的遮挡。唯一的缺点,日军没有了森林遮避后,少了突然性,他能一目了然地望向同古城,同古城的守军同样能看到日军,于是,双方便在眼睁睁地对峙中,让战场再次争狞起来。
凌晨一过,20多架日军轰炸机轮番对同古城进行轰炸。
炮兵,舰炮也没闲着,赶紧加进了凑热闹。
一番狂轻烂炸之后同古城转眼间变成废墟。
炮火从城外阵地,开始向城内延伸,掠过之处,与大火烧过相仿,房屋倒塌,可燃物被点燃,处处是熊熊火光,来不及扑救,也不敢去救
一队队日军,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开始向中国远征军阵地发起攻势,城外阵地渐渐失守。
远征军放弃鄂克春阵地后,集中兵力守卫同古城。但在日军强大火炮和飞机的重压下,再多的肉体也经不起钢铁的辗压,很快,人员大量伤亡,阵地失守。
在25日一整天的反复争夺后,免强存留下几个据点。
戴安澜意识到,仅凭这几个据点无法抵挡住日军进城,还有被日军炮火毁灭的可能。于是,在夜幕降临后,悄悄地将这几个据点守军全部撤回,加强城内防守。
26日一早,日军再次加强火力,以主力猛攻同古城西北角。
重炮集中于点,全力猛轰,很快,西北城墙彻底炸平,工事不复存在,远征军只能躲闪在碎砖烂石间抵抗。
没了障碍物后,日军坦克横冲直撞,本来就缺少反坦克武器的远征军已然无可奈何,只能用肉体去相拼,其结果自然是碎身碎骨。
有坦克协助阻挡远征军射过来的子丨弹丨,日军主力隐藏在其后,很快随着坦克越过城坦进入城内。
如此一来,日军终于突破了同古城的西北角。
只要日军占领这一地区,便可以占领西当桥,占领西当桥后,便能将远征军分割包围在西当河的南北两岸。
西当河大桥,是远征军的唯一退路,如果断了,他们便不能回到东岸。
目前,日军占距着北西南三个方向,唯有东面是远征军主力所在。只要把这条路封死,第200师就会与第5军失去联系,没有了主力支援,没有了弹药物资补给,第200师就是铁人,也得累趴下。所以,日军抱着这个幻想,无论如何也要拿下西当桥。
东北角一失,戴安澜马上意失到了这一点。
随后,迅速调派一个营阻挡日军,哪怕全部打光,也不能让日军占领西当桥。紧接着,下令西岸远征军撤回东岸。
战略意图十分明显,瞬间,中日两支部队从夺城,开始演变为夺桥。
日军不顾一切地增兵,对守桥的中国远征军发起攻击。
而中国远征军又不惜生命地死守,为撤退部队争取时间。
这所大桥是东岸通往西岸的唯一通路,正是因为他的唯一性,日军没舍得炸桥,他们也意识到,如果没了桥,西岸的日军也无法到达东岸,在接下来的围攻远征军时,也是一个障碍。所以,双方的目标一致,虽然在争桥,但都没有破坏之心。
此时是这样,如果远征军第200师都撤退到东岸,炸不炸桥,那就不是日军说了算,意愿在戴安澜手里。
那还用说,炸桥,又是阻断日军快速东进的一种手断,戴安澜自然不会放过。
自从日军突破西北角后,第200师的守势应该说已经没了,唯一的天然屏障被日军夺走一部分,日军便利用这一点迅速增兵,以绝对的优势继续向第200师辗压。
战斗以经进行了十几天,200师的人员快打光了,可增援部队遥遥无期,说好了的,要集中远征军所有主力,在同古与日军会战。如果按着这个设想,加起来也有十万人数。
可目前为止,第200师苦战这么多天,一个援兵都看不到,想要增加点物资都难。
眼见得日军占领了大半个同古城,第200师剩下的这点兵力不得不退到了同古铁路以东,幻想着,保住这条铁路,兴许还能存留些希望。
日期:2021-12-24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