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67节

热门小说推荐

赵敏嗔怪道:“别贫,我是给你说正经的。”

“我也是说正经的,战场上能否活着全都靠命,好了,我走了。”张云飞背起了收拾停当的行囊道。

“保重!”赵敏说道,这两字她对每个出院的伤员都会说一遍,这一次她不知道怎么的感觉说的话语有点沉重。

“嗯,你也是。”张云飞点头应是道,“走了,再见。”

见他离开的背影,赵敏忽然叫道:“张云飞,别死外边了。”

“嗯,你也小心点,小鬼子喜欢偷袭,后方医院并不一定完全的安全,平时机灵着点。”张云飞向她挥手道别,走出了医院。

当他望向特委机关所在的方向,眼神微微的一滞,对于程佳丽的爱慕张云飞只能说抱歉了,自己骗了她,让她以为自己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出院。

小姑娘喜欢自己那只是女人的崇拜英雄情结在作祟,就跟后世的军训,许多女学生觉得自己喜欢教官是一个道理,英武阳刚,挺拔帅气这些都最容易让女人心动。

这只是一时的心动而已,这种感性方面的悸动其实并不能持久,时间长了就会淡忘,成为青春的一抹回忆。

张云飞回到上坪村的时候,上坪村已经重建,不过并没在原

址上重建,新的上坪村建在原来上坪村不远的一个山谷间,这里更加的隐蔽和便于撤离。

新庆支队,说真心话有点丢支队的名头,一般支队都控制着周边数县甚至十数县的区域,那些著名的支队,后世喜欢用八路军某某支队来称呼。

而事实上,在这个时代,那些支队的名声是和八路军齐名的,他们军服臂章上在“八路”两字位置写的并非八路,而是他们的支队名。

而新庆支队自然没这种影响力,新庆支队日子过的都快成县大队了,大部分是因为此地是鬼子重点控制区,在独立团时间就是如此,迟迟打不开局面。

现在王政义悄悄的放开了一丝封锁的口子,才使得支队有了更大的腾挪的地方。

当然王政义也不是傻子,只是稍微松了个口子,不会真的让新庆支队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去,毕竟八路军想把新河的西部和西南部连成一片,他的新河镇就是最大的阻碍。

八路一旦真的强大起来,首先要铲除的就是新河镇,所以不论怎么说他都不可能让八路真的有机会壮大,他要的是平衡,封锁压制的太狠了,八路被消弱的太多,他在鬼子心目中的重要性就会变小,八路发展壮大的太厉害,首当其冲受到威胁的还是他自己。

这就是王政义的矛盾之处,不论怎么说,因为独立团的离开,八路的实力下降了一个档次,所以王政义急需他们发展恢复过来,重新恢复到以前的那种平衡状态。

不论王政义的心态是什么,他放开的口子,甚至直接资助新庆支队,使得最近一段时间,整个支队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当然也包括张云飞的独立中队。

现在他们中队人员五十多,总算有点连级单位的样子了,鬼子的豁沟据点炮楼被拔除,他们害怕八路破坏新庆公路,把防守重点放在了新庆公路山区路段,倒是让他们中队最近的日子轻松了不少。

张云飞不让陈友全继续扩大兵员也是有原因的,部队行军打仗要的是青壮年,新组建的区小队也要青壮,老乡种地也要青壮,当地的人员是有限的,招募更多士兵,对于地方上压力同样的巨大,会承担不起的。

张云飞一直认为,一支部队的发展与壮大,不是有足够的新兵就行,除了武器装备之外,还是需要足够的骨干以老带新,才能促进部队真正的快速成长。

过于盲目的扩大并非好事,容易稀释了部队的战斗力,使得整个部队都成了一盘散沙。

陈友全是地方干部,发展游击队是一把好手,张云飞最怕他把发展游击队的那一套用在独立中队身上去,只要愿意参加八路就要,那可不行,他可不想把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这支部队最后搞成没什么战斗力只会扒公路铁路和打黑枪的性质的部队。

独立中队在抓紧发展和训练,现在他们中队可谓人强马壮,他们中队的最大目标就是把前边的独立两字给去掉,成为真正的中队。

当然鬼子也不是没有动作,他们加大了对八路军所在的山区封锁,日伪在控制区实施了严格的物资管控,煤油,盐,布匹,火柴,药品,甚至连纸张和墨水都进行严格的管控。

要不是从王政义哪里漏点过来,他们在日伪军严格的控制下,日子将更加的难过,不过自己的物资运输完全靠王政义这个汉奸显然不行,怎么可能把自己命脉交予别人之手。

再说了,王政义这家伙又不是真的和八路一条心,同样在严格的控制流入新庆支队的物资数量,不会真好心的让八路管够的。

虽说他们中队拿下了鬼子的据点,暂时对物资方面还没有缺乏的危机,但是坐吃山空可不是好习惯,而且也不能看着兄弟单位都快吃不上饭,没盐菜里连点咸味都没吧。

张云飞正在考虑着该如何突破敌人的封

锁,破封锁可是八路一直要面对的难题,现在自己当了主官,就算不那么紧迫,那么也要未雨绸缪。

山顶高处,张云飞双膀抱在胸前,正在看着远处的风景,思考自己中队未来该如何发展。

有些别有用心之人污蔑造谣他们的战术,认为他们根本就不攻击敌人,这就纯属扯淡了,就连张云飞这个不愿意见到伤亡的人都整天思考着该打谁,至于像齐大九那种好战分子就更加的嗷嗷叫着想攻击敌人。

八路军基本是没有后勤补给的,各种物资补给大多都从敌人手中抢,不攻击敌人怎么可能获得物资,又怎么可能发展壮大。

明知道战斗就会有牺牲,但是却不得不去战斗,不抢敌人的物资的话,他们连自身的生存都困难。

张云飞正在思考这些的时候,崔良方从山下爬了上来,来到了他的面前。

张云飞望着他问道:“怎么,有事?”

崔良方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没事,就是中队长,我就是……就是想问你上次的战斗中你怎么肯定富店镇出兵的鬼子只有四五十人。”

张云飞有点好笑的道:“就为这事?”

崔良方点了点头。

张云飞不由的笑了,在他们这个中队中,五个班长中(四个步枪班,一个机枪班),刨除李大烟袋那个另类,他比较看好崔良方。

谨慎的人喜欢多思,勤于思考的人都不会太笨,他们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当然这类人也有缺点,多思而生疑,总有解决不了的麻烦,容易把自个给累死,诸葛亮就是很好的例子。

崔良方对张云飞能准确的判断鬼子的出兵数量很好奇,不过因为张云飞受伤住院一直没有人给他解惑,得不到答案的他心里跟猫抓似的。

张云飞娓娓的道:“其实这是鬼子的兵制决定的,虽然富店有一百多鬼子,但是战斗人员只有一个小队而已,其他那些人只是后勤人员,他们除非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外,一般是不会参加战斗的,像那种增援任务他们根本就不会参加的。”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