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6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李凡给边宫甫弄了点特殊的草药煎熬,然后兑成温水,睡觉前帮助边宫甫把双手浸泡在里面。还别说,第二天早上起来,双手就都活泛了。可是接下来的训练又是如此,弄的边宫甫中饭晚饭还真得是让李凡拿勺子一勺勺的喂饭,成为球队里的笑柄,可是边宫甫从一早上的感觉就知道小屁孩这套训练法子有效。

到了第三天,边宫甫的五指已经适应了这种超强度的训练,累的不能动了以后,稍微休息一下,双手扣在一起活动活动就马上恢复,于是他更有信心了。直到临参加比赛的那天上午,李凡才宣布可以结束了,并让他去练习投篮。

此时的边宫甫拿着那颗差不多一斤二三两重的篮球就好像拿着一个气球,站在三分线外轻松的就把球投了出去,先不说准头如何,就这份轻松感觉就已经让边宫甫觉得这几天的苦练物有所值了。

第一场碰上的就是“老冤家”H大学校队,那个被气走的侯教练带领的球队。

侯教练是有心人,洪城带领自己的队伍还在第一轮最后挣扎的时候,侯教练就偷偷的挤在人堆里观摩了,尤其是最后一场与T学院的争五决赛,他是从头看到尾。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的球队根本无法战胜YJ大学校队,目前的YJ大学校队已经脱胎换骨,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与其在这个队面前死磕消耗自己球员的精力和体力,不如放弃与对方的争斗,把所有力量集中到其他几个与自己水平不相上下的球队中去,那样还有希望以小组前几名的身份晋级,

有侯教练这样心思的球队可不止他们一家,其他的球队在观看了YJ大学与T学院的比赛录像后也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于是,在第二轮分组赛中,其他的球队都不在把YJ大学校队作为竞争对手,等于是给洪城让开了一条路。这也就是给了洪城一个在实战中进行各种人员搭配的试验的机会,于是,整个球队里的队员是轮番上场,一会打这个位置,一会打那个位置,来回的折腾。只有李凡是个例外,他拒绝上场比赛,他对洪城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样的比赛我和大邢等几个都没有必要上,至少我是不想上去打,人家都在给我们放水,我们上去就是磨合队伍,可磨合队伍的时候是不是也要保留一些内容?你把什么都给人家看了,那么进入下一轮你怎么办?还没有到关键的时候您就不打算留后手?您以为那些强队养那么多助理教练都是干嘛的?”

洪城这才想起了佟建华前些日子对自己的提醒,于是,一份对外宣称李凡因为训练不当扭伤脚踝的内部通报出炉了,李凡可以光明正大的穿着自己的衣服当观众了。甚至有时候都不去现场了。无他,被洪城派去当“侦察兵”了。

洪城并不是个拘泥于成法的人,加上老佟也没有少暗示他多听听小屁孩的意见。当李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洪城干脆就借坡下驴,先是让李凡“受伤”,接下来的二轮比赛后又让邢鲁平也“病”了。少了二员大将的YJ大学校队仍然是打得有声有色,耿浩完全起到了场上“摇摆人”的作用,既可以打大前锋,也能客串中锋。弄得一些球探追着YJ大学的比赛观摩。

第二轮比赛毫无悬念的结束了,YJ大学校队以小组第一名的身份晋级下一轮预选赛,而此时,已经临近这个学期的尾声,按照赛制,在校有专业的学生得回去应付学科考试了,考试完毕后学校也就放寒假了。所以,校队临时解散。

回到308室,哥几个开始了对学科考试前的复习突击。现在的大学都是学分制,每个学期开几门课,到了期末就要考,考不过就没有这一科的学分。搞得这几头蒜比在校队里还要忙。可是再忙,以308室为首的原二组的队员还是每天早上出去跑步,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习惯,他们跑,邢大个他们也就跟着跑。

小屁孩告诉他们,早上跑了步,一天都有精神,跑步的时候还可以背课文,一举两得。按照小屁孩的法子,吴广德还真是受益匪浅,耿浩和刘毅民他们好点,毕竟是大三了嘛,学的专业也比小屁孩他们的简单,课程也没有吴广德康小唐他们紧张。至于小屁孩,人们看着他还是吊儿郎当的,似乎不拿考试当回事。

统共也就留给这几个球队里的大一新生半个月的复习时间,洪城已经给相关的老师打了招呼,差不离、大概齐的就放他们一马,孩子们又要打球,又要学习,这本身就是很辛苦了。为此还找了副校长去打招呼,副校长这次还真就给下面发了指示,“不是严重的概念性错误,不要为难他们”。这话说的太艺术了,太有内涵了,下面的老师心里也明白。好在,吴广德李凡学的学科在考量上本身弹性就很大,先放水再养鱼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比较难的是康小唐,他是理工科的,学问绝对要求严谨,没有回旋的弹性,有些基础课更是含糊不得。

让所有人再次跌碎眼镜的是,小屁孩居然考了个全系第一!典型的妖孽!

李凡在进行第二轮预赛的时候提出自己不出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私下里自己偷偷的复习功课。这小子之所以不大张旗鼓的说,就是怕因为大家都去搞复习了,那球队就散了。反正球队现在也没有被淘汰的危机,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这小子再次戏弄了教练一把。去观摩其他球队的比赛更是他在闹中取静学习的锻炼。实话说,他的学业是一天也没有落下。谁知道他自己是不是也给自己在学业上来了一次“强化训练”?别人去参加比赛的时候啥都不带,而这小子则是被了一个挂包,里面就是一些学科的教科书和学习辅导资料,只要有时间,这小子就看几行……反正这小子的几门学科的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他学的这门新型的学科在初始阶段的基础课里,主要靠的还是死记硬背,还轮不到学生“举一反三”的去研究啥课题。偏偏小屁孩的记性那是贼好,许多学科的教科书他看一遍就记得的七七八八了,这样的妖孽能不考第一?

老吴就惨了点,他学的是历史系,也是需要背诵大量课文的,不说别的,光是那个历史年表就够他喝一壶的。加上开学那段时间他的心思不在学习上,老吴又在考场上败走了一次麦城,五门新课里竟有一门挂科了。把个老吴郁闷的……。

吴广德不属于那种有天分的学生,而是属于那种靠毅力与学习死磕的人。一旦他没有死磕,崴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好在,他因为参加校队比赛,学校允许他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在大学的四年里找机会补考。这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挂了一科给了这样的机会,不能不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其实,在目前的大学里,挂科是常态,有的学生甚至说,不挂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挂科以后,有多次机会进行补考,最直接的就是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就有一次机会。甚至在最后一个学年里,你可以把几年来挂科的一起补考,学校在这一点上还真是奉行的“有教无类”的政策,当然咯,你最后没有通过补考获得学分,没有通过一些必修课程,那么你的毕业证也就没了,你最多拿到的是一张肄业证。所以,在大学里60分万岁的口号是很真实的,这是一般大学的规律。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