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帝王时代,最早用帝王年号落款是一种普遍现象,比如,大明弘治年制,正德年制等等,区分官窑和民窑的主要是看品相和工艺,并没有多少严格的限制,一些民窑出口到海外的瓷器上还要加上“大明”二字,对外以示国威。可是到了清朝,许多规矩就多了起来,除了官窑的外,其它民窑是不得使用“某某年制”这样的款识,尤其是一些王公大臣家里的精美瓷器,是自己设计或者去景德镇那边的官窑,找烧瓷艺人定制的,这样的瓷器谁敢在上面落上帝王的款识?一般都是用自己家里的什么堂号,比如,索额图就号称“愚庵堂”,当索家权倾四海的时候,家里的用具上就会有“愚庵”的标记,日用瓷器上自然也有。
还有些做生意的,比如某酒楼,为了区别与其它同业的瓷器用具,也会在底部留有印记,有些有后台的店家,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官窑里订购,可是变着法子,把官窑里的师傅请出来,找个民窑来上那么几窑精品,在当时来说也是哄上不哄下的,这也就是后世有不少瓷器上都有堂号的来历。
在清代初期和中期,瓷器出口的数量不少,但是,很少是官窑生产的,主要是沿海一带的泉州、佛山等地,在落款识的时候,也会用上帝王年号,不过都要加上大清某某年制,这里面当然也混杂有一些高明匠人出来捞外快的东西,所以,行家看到落款有大清两字时,往往都会看低一线,因为,那东西肯定不是宫里用的,景德镇官窑瓷器上是不会那样落款识的,这也是有规制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