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都是军人出身,所以有种天然的缘分。与王鸿鹏认识和能够产生友谊,就是同为“当兵”者的这份天然的缘分。第一次粗读鸿鹏的作品,有点儿像阅读新闻稿件,也许是因为他是一名职业的新闻工作者。第二次阅读他的作品时,感觉完全变了,变成了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故而欣然提笔作此序。
文学是什么?文学当然是记录社会、记录人生和记录心灵世界的一门学问。文学表现什么?为什么要表现,这是文学的使命所在,也是一个作家要掌握和弄明白的事。鸿鹏在他的这部《十三亿人乐了》中,可以说是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因而他和他的这部作品,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享受阅读和感受生活的广阔境地。
中国的医疗和医改是一件非常大而艰难的事,是涉及十三亿人的大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当年我们的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还要有难度,这难度难在不是你想怎么着就可以怎么着的。它既是医疗和医院方面的事,但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问题,这社会问题影响和涉及方方面面。“看病难、看病贵”这在中国是个十三亿人人人都知道的事,人人都痛恨、人人似乎又想不出高招去解决的事。
医疗及围绕医疗而发生的医改工作,是一道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有报道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有各的难处,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过于超前或者滞后,都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2008年用于医疗保险的费用达2.5万亿美元,占GDP的17%左右,人均医疗费支出达八千多美元,居全球之冠。但是,花费如此之高,卫生绩效却不高。同时,不断增长的医疗开支,已经威胁到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基础。相比之下,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三千美元,2008年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约4%,年人均卫生费用仅为九百多元。我国有十三亿人口,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医改任务更加艰巨。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考验着中国的智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