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6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21-05-19 08:20:19

第七十一节 曹操的用人之道

上一节我们聊到,强盛一时的袁氏集团因为内斗而消耗了大量实力,归根结底这还是因为袁绍本人没有处理好集团内部的利益关系。那么,曹操集团内部为什么没有内斗呢?

因为曹操会用人。

曹操和袁绍都非常重视人才,并且各自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然而袁绍只会招人,不会用人。曹操就不同了,曹操用人的原则性和层次性非常鲜明。

曹操用人的第一原则是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听上去是个贬义词,实际上也确实是贬义词。但当某些条件变化的时候,错误的行为就会变得正确。

在一个团队的创业过程中,尤其是创业初期,血亲往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血亲会为了维护领导人的利益,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因为领导人的荣耀就是姓氏的荣耀,姓氏的荣耀就是血亲的荣耀。

曹操首倡义兵时,部队中的骨干将领几乎清一色的是曹氏和夏侯氏家族的人。汴水之战中,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淯水之战中,曹昂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这样舍己为人的事情在血亲中出现的概率是最高的。

另外,血亲最能义无反顾地跟团队领导人走到最后。因为血亲的忠诚来自血缘而非理想,理想会产生冲突而血缘不会。

曹操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伙伴是荀彧,但是在曹操和荀彧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两个人因为理想的不同最终分道扬镳,以悲剧收场。而曹氏和夏侯氏的成员却坚定地支持曹操到最后一刻。

曹操用人的第二原则是唯才是举。

我们之前说过,汉代非常重视出身门第。但是在曹操这里,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得到重用。荀彧、荀攸、钟繇这些出身士族且有才能的人曹操用,郭嘉、程昱、贾诩这些出身庶族但有才能的人曹操也用,曹操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是才能。曹操不光不看出身,甚至连品德都不在乎。

郭嘉就是一个典型生活作风不检点的人,酗酒、车震之类的事情都没少干,要不然也不至于身体那么差,英年早逝。但曹操不仅重用郭嘉,甚至还打算托孤给郭嘉,也不怕他教坏小朋友。

曹操手下还有一个叫丁斐的人,非常贪财。有一次丁斐强行用自己的家的瘦牛把公家的壮牛换走了,这件事被人揭发,丁斐被夺官下狱。

之后曹操问丁斐说:你的印绶在哪里啊?

丁斐嬉皮笑脸地说:拿去换大饼吃了。

曹操对身边的人说:丁斐就是既会偷东西又会捉老鼠的狗啊。

曹操恢复了丁斐的职务。才能在曹操眼里太重要了,只要有才,贪点都不算什么。

曹操用人的第三原则是拉拢豪强。

地方豪强是汉末乱世中一股重要的力量,一个豪强家族往往有几千甚至上万家丁仆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局势的走向。兖州之乱中,濮阳田氏站队吕布,差点让曹操死在濮阳城里;乘氏李氏站队曹操,结果是将吕布压缩到了兖州的东部。

曹操对豪强势力非常重视,当初曹操不肯杀刘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备也是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起家,一旦杀了刘备,会让其他豪强产生曹操不愿意接纳他们的错觉。

曹操用人的第四原则是尊崇名士。

曹操年轻时就极力想打进名士圈,他比谁都清楚名士的形象有多么高大上。曹操从迎奉天子开始就着重吸纳名士,赵岐、张俭、陈纪等名士陆续被吸纳到朝廷中。陈纪70多岁了,张俭80多岁了,赵岐90多岁了,他们不可能为新的政府提供实际的作用,但是没关系,有名气能提升新政府的形象就行。

另外,曹操定都许县也是有讲究的。许县是古代许国的国都,传承600年之久,经济基础良好,更重要的是,许县在颍川郡,颍川郡量产士族和名士,曹操定都于此就相当于一揽子收编了颍川士族和名士。

任人唯亲,曹操要的是忠诚;唯才是举,曹操要的是能力;笼络豪强,曹操要的是资源;尊崇名士,曹操要的是排面。该有的人才都有了,曹操就根据这些人才的特性,将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曹操的军事集团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文官负责决策,武将负责执行,决策者不执行,执行者不决策。这既制衡了各方的权力,又保证文臣武将之间没有利害冲突。

曹操的武将集团主要由三种人构成,血亲宗室、职业军人、地方豪强。

曹操有生之年,集团中最高级别的武将全部由曹氏和夏侯氏家族的人充任,从未被追平,更未被超越。这就是曹操任人唯亲的原则所决定的。

当然,曹操最能打的武将并不是血亲宗室,而是职业军人。曹操手下有五员大将,世称“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其中张辽、张郃、徐晃是降将,于禁、乐进出身底层,在曹操眼中,这些人原来是什么身份并不重要,只要他们就能力,就会得到自己的重用。这就是曹操唯才是举的原则所决定的。

曹操的部下中,有一些是原本就拥有自己军队的。如李典、李通、臧霸、许褚、张绣等人,曹操给予这些人权力和信任,将他们和自己的利益绑定在一起。官渡之战中,臧霸捍卫青州,李通镇守汝南,张绣在正面战场“力战有功”,还参与了对乌桓的远征,只是可惜没到地方就死了。这些人的兵力、物力、影响力为曹操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就是曹操笼络豪强的原则所决定的。

曹操的文臣集团就没那么复杂了,它的主体是由颍川人构成的。

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荀悦、辛毗、赵俨等人都是颍川人,其中荀攸、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等人还都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古人非常重视同乡关系,颍川人之间比较团结,而程昱、贾诩这些非颍川籍人士则比较识趣,不想也没能力挑战颍川人的地位,而且越到后期就越主动远离权力。

曹操的用人之道是袁绍所无法企及的,袁绍败给曹操也是合情合理的。

曹操这些年定河北、征乌桓,事业风生水起越做越大。那么,我们的老朋友刘备哪里去了?这些年他又干了些什么呢?

下节再聊。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