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斯曼一改以往战争题材小说人物与情节单线发展的特点,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他小说世界的中轴,创造了一个宏大而又自然的史诗般艺术结构,展现出更为广阔的画面。他通过众多人物战前和战时的悲惨命运,通过他们的对话、争论、活动和遭遇,揭示人们对无所不在的怀疑与告密、肆意逮捕与审讯的恐惧,对农业集体化、大清洗、劳改营的反感,表达了人们对自由民主的渴望,对战争胜利和战后幸福生活的憧憬。
在格罗斯曼看来,暴力和极权都是可憎可怖的。他描写一列车一列车的犹太人和战俘被希特勒死亡营中的毒气室所吞噬,“成千上万人排着长队等待处死,母亲们还预先为孩子们准备了面包和水”。他们在鼓乐声中默默走向毒气室,留下自己所有的首饰细软,脱下自己的破衣烂衫,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他亦描写斯大林曾发起过一场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加以消灭的运动,发起过一场捕杀托洛茨基、布哈林分子的运动。“成千上万无罪的人,预感到将要被捕,事先打点好行装,同亲人们告别,走进了他们亲自建造和守卫过的集中营。”格罗斯曼问,这说明了什么?他认为,“这种绝对服从说明了影响人们的新的恐怖力量。极权主义的社会制度的超暴力,使整个大陆上的人们麻木不仁”。
格罗斯曼还认为,除了群众性的绝对服从,超暴力亦造就了一群“小人”。他们不是英雄豪杰,也非罪魁祸首,他们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智商阅历均各不相同。但他们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他们心狠手辣、阴险狡诈,他们欺上瞒下、诬陷告密,他们如一股四处弥漫又了无痕迹的腐蚀之气、毒气、芥子气,令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由于他们的存在,原本需要动用百万军队看管的集中营被整治得井井有序、服服帖帖,千百万人丧生于各种残酷的刑罚和杀戮之下;英勇善战,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坦克军军长受到诬告而被解职;突破重围、坚持战斗的指挥官遭逮捕;在理论核物理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核物理学家,其理论被当作异端邪说遭贬责和批判;为了夺取集中营地下组织的领导权,有人不惜将自己的同胞送上断头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