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6节

热门小说推荐

可是很遗憾,哪怕是再怎么对杨明的条件感到心动,田荣也不敢忘记柳铭淇交代了的事情。

他叹了一口气,“这位老板,你的心思我很赞赏,但是这事儿我没办法做主,我们世子殿下给我的命令是一个人只能买五块,多一块都不能卖。”

“嘿,做这些零散生意,怎么比得上我这个大买卖?”杨明顺手就悄悄递了一锭白银到田荣手里,“麻烦管家您回去跟裕王世子说一下,这个生意做好了,一年多的不敢说,万儿八千两的盈利是有的。”

田荣的笑容更甚了,“这个好说,不过你得给我交个底,你最多能吃下多少货?价格能给多少?”

“在下杨明,咱们本地帝京府人。我的铺子在外城外马街上,做边茶生意已经十几年了。”杨明道:“虽然我不是大商号,可是一年吃下三万到五万块肥皂的能力还是有的。但就价格方面,我希望和世子殿下商量一下,最好能以一钱银子一块的价格卖出去,这样才能薄利多销。”

田荣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一钱银子的最终卖价?你不是在逗我吧?这样我们还挣什么?”

杨明也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闻言道:“那您的意思是,多少合适?”

“我的意思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世子殿下怎么想。”田荣这点城府还是有,“我回去跟世子殿下说一下,再看他愿不愿意和你谈吧……但是以我的看法,如果你坚持1钱银子的最终售卖价格,那真没什么好谈的。”

“那您觉一1钱银子的收购价格呢?”杨明再塞了一锭银子过去。

“好走不送。”田荣想也不想的道。

“一钱五分银子呢?”杨明又塞了一锭银子。

“还是低了。”田荣抬了抬手,“好了,你不用试探了,我们家世子殿下,从来不是一个肯吃亏的人,你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如果你行事干脆,为人爽利,那还有点谈头,否则恐怕这个生意和你无缘了。”

“谢谢总管。”杨明拱手道,“我还不知道您贵姓呢?”

“我叫田荣,添为裕王府大主管。”田荣道,“如果这几天你有空,就来这里等着吧,我不敢担保是不是明天能给你信儿。”

“行,我等着大主管您的消息。”杨明很干脆利落,第四次递了银子过去。

“放心,我会替你转达的。”田荣颌首道。

钱拿多了,自然心态就不一样。

田荣今天一口气就得到了四十两白银,相当于他正式年俸的三分之一了,虽然还有赏赐和一些外快,但四十两绝对是不可忽视的。

这使得田荣不觉感慨,外面这些做生意的普通商人,真是太能赚钱了,出手真大方。

眼看着生意有了希望,杨明想着自己怎么的也得让裕王世子的生意开个张,所以当即又掏出银子来,买了五块肥皂。

这就更让田大管家觉得这小子会做人了。

殊不知,杨明也没有浪费,吃饭的时候便拿了两块肥皂给他请客的两个吏部小官。

但他又很节约,剩下的三块没有一次给出去,准备下次请客,再给别的六部小官。

杨明做生意就是这样,该给出去的,比如给田荣的,他四十两银子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能给出去。

可如果能够节约的,比如说这五块肥皂,他能给两块,就不会给三块。

也只有这样做生意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啊!

但是杨明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就是这一天之中,唯一购买了肥皂的人。

意思就是说,柳铭淇寄予厚望的肥皂,第一天的销售额是五块,收入五两白银。

还没有田大总管收到的孝敬多。

反过来说,世事也是非常奇妙的。

杨明更没有想到的是,还有更加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

晚上妙味楼关了门,田荣才一脸惆怅的回到了裕王府。

正在养伤的柳铭淇趴在榻上,写写画画着什么。

没办法,这个伤势太尴尬了,最忌讳的就是到处动弹,所以这段时间柳铭淇睡觉都只能趴着睡。

见到了田荣进来,看了看他的脸色,柳铭淇讶然的道,“老田你别告诉我,今天一块肥皂都没有卖出去。”

“卖了五块。”田荣有些沮丧的掏出了银子,“结果他们光是试用就耗费了十几块,水都打了几百盆,最后我都是直接让他们舀一勺水来冲洗的。”

“酒楼生意这么好啊?”柳铭淇笑道。

“不全都是客人,还有那些看稀奇的老百姓。”田荣道,“您既然说只要有人来,就都让他试一试,我就豁出去了,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肥皂的好处,以便卖多一点。结果最后却还是没卖掉。”

“做生意就是这样,你去推广不一定有效果,但你不去推广,就一点用都不会有。”柳铭淇道,“说起来,到底是谁买的?”

“就一个人,叫做杨明,做边茶买卖的。”田荣解释了一番杨明的来历,又把杨明找到他的本末,一五一十的说给柳铭淇听,“所以虽然零卖不够理想,但是我觉得这笔买卖挺有前途的,咱们除了制造,什么成本都不用出,就能赚取大钱!”

“呵呵。”

柳铭淇笑了。

田荣又不是白痴,一看就晓得他不满意,追问道:“殿下,有什么不对吗?”

“你之所以这么想,是不知道什么叫渠道为王,更没有听说过苹果和富士康的故事。”柳铭淇慢悠悠的道。

“苹果?富士康?”田荣听得迷糊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富士康这个人啊,他吃苹果怎么了?”

“这个苹果可不是吃的,富士康也不是人。”

“您这么说,我就更不懂了。”

“老田啊,你只用知道,老实做东西的人,不一定能挣大钱。而掌握了售卖渠道的人,一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这就足够了。”柳铭淇道,“这个杨明,是把我们当傻子耍呢!他要在草原上卖得少了两三两银子一块,我都不相信。”

“能卖那么贵?”田荣完全不信,“这京城里可都没有人买呢!”

“京城里没有人买,是因为暂时肥皂的功用还没有传到上层人的耳朵里。”柳铭淇道,“至于在草原上,肥皂完全是一种必需品,只要他们需要的,那一定肯舍得花钱……你看他们对边茶、糖和丝绸的态度就晓得了。”

上述三种产品,历朝历代,包括另一个时空,都是草原上最需要的物资。

当然他们更需要铁器,可是除了明末那群无耻的晋商之外,并没有多少人敢明目张胆的卖铁器给他们。

相比来说,瓷器这种畅销海内外的好东西,因为草原人迁移过多,并且居住的地方不适合这种脆弱的瓷器摆放展示,所以在重要度上要低于前面的那些。

至于肥皂的话,到了清末开埠才进入中国,所以草原人古代根本没机会享受这种宝贝。

考虑到草原上的油腻环境,以及他们平日里的卫生习惯,肥皂对他们简直是天赐的神物,用了以后还能离得开的人,基本上不可能存在。

柳铭淇很赞成杨明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各部落头人、大贵族们,才是肥皂的销售对象。

别看一个部落这样的人不多,可西北的草原和高原上,有多少部落?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