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5 17:27:03
42为什么说王昭君的第一任老公呼韩邪单于埋下了匈奴分裂的祸根?(2)
呼韩邪是个英雄父亲,和N个老婆生了N个儿子,包括和王昭君生了一个儿子伊屠智牙师,做到匈奴右谷蠡王。呼韩邪的儿子们对老爹的政治遗嘱还是很当回事儿的,雕陶莫皋死后,传位给弟弟且麋胥,且麋胥传位给弟弟且莫车,这位爷终于当了单于,然而,仅仅当了四年,就死了,于是,传位给弟弟囊知牙斯(王莽期间,响应王莽“不二名”的政策,囊知牙斯改名为“知”,弟弟咸、舆,也是如此),囊知牙斯传位给弟弟栾提咸,栾提咸传位给弟弟栾提舆。
栾提是单于的姓。若鞮是孝顺的意思,自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之后,羡慕汉朝皇帝都有尊号,匈奴单于也开始使用尊号。又羡慕尊号中都有一个“孝”字,比如,孝宣帝、孝元帝,匈奴也跟着效法,开始加上“若鞮”。
栾提舆于公元18年即位,公元46年去世,倘若他是小儿子也就罢了,可惜他还有弟弟,至少有一个王昭君的儿子伊屠智牙师,活得还挺健康。匈奴传统,左贤王是王储,单于死了,由左贤王继位。按照这个传统,栾提舆即位之后,应该任命弟弟伊屠智牙师当左贤王。但是,“兄终弟及”终于败给了“父子相传”,栾提舆想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于是,找了个由头儿,把伊屠智牙师给做掉了,之后,传位给儿子。
这个时候,呼韩邪政治遗嘱的后遗症显现出来了,有人要发言了,要叫板了。栾提舆的前任、乌珠留若鞮单于栾提知(囊知牙斯),有个儿子叫栾提比,是匈奴的右日逐王,统领南疆八大部落。栾提舆诛杀伊屠智牙师之后,栾提比立即放出风来,说,如果兄终弟及,右谷蠡王伊屠智牙师应当继位;如果父子相传,我是前单于的长子,应该由我来继位!从此,忿忿不平,很少去单于王庭朝会(匈奴各王每年正月都要到中央聚会)。栾提舆怀疑他要谋反,就派两名骨都侯去监督统领栾提比的兵马。
等到栾提蒲奴继位后,栾提比愈发忿怒。公元47年,栾提比秘密派遣汉人郭衡拜见西河郡(山西省离石县)太守,献上匈奴地图,请求归附。两名骨都侯对栾提比的意图有所觉察,适逢五月龙城祭祀(龙城在今蒙古哈尔和林市,匈奴每年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的“戊”日,在龙城祭祀天地,王爵以下都要出席),他们便劝栾提蒲奴单于借机诛杀栾提比。
正好,栾提比的弟弟渐将王在单于帐中,听到这个消息,火速通知老哥栾提比。于是,栾提比召集南疆八部兵马四五万人,严阵以待,等着两位骨都侯回来。那俩骨都侯即将到达时,发觉了栾提比的计划,掉头跑回王庭汇报。栾提蒲奴派出万名骑兵攻打栾提比,一看人家有四五万人,军容强大,没敢进兵就撤回了。
到了公元48年,发生了我们前文提到的那件事—匈奴南疆八大部落首领共同议定,拥立栾提比为呼韩邪单于(用了他爷爷的称号,意思应该是要效仿呼韩邪归附西汉政权)。十月,栾提比正式自立为南匈奴单于,派使节到汉廷,愿做藩国,自称臣属。
自此,匈奴正式分为南北两部,并且再未实现过统一。如果说旱灾、蝗灾、瘟疫是匈奴没落的天灾,那么,匈奴分裂则完全在于人祸,而那个祸根,则是呼韩邪单于亲手种下的,虽然,他已经去世八十余年了。
日期:2021-11-11 11:27:01
43一骑红尘单于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
汉武帝刘彻,跟匈奴死磕了四五十年,也没把匈奴怎么着。光武帝刘秀,基本上没怎么跟匈奴打,匈奴却分裂了、衰落了。其原因不仅仅是匈奴地界儿上连年自然灾害,更让人惊愕的是,他们自己干自己,比干敌人还狠,都恨不能把对方斩尽杀绝。而实际上,他们都姓栾提,血管里流的都是一样的血。
公元48年,匈奴南疆八大部落首领共同议定,打算拥立呼韩邪单于的孙子栾提比为南单于,也号称为呼韩邪单于。然后,派使者前往五原郡(内蒙古包头市),表示愿永远做汉王朝的藩属屏障,抵御北方敌人。光武帝刘秀组织公卿讨论,该不该接受。大家都认为,天下刚刚安定,中原空虚,匈奴的意图真假难辨,不可答允。只有五官中郎将耿国(建威大将军耿弇的弟弟)认为,应当依照孝宣皇帝刘病已的先例,接受归附,让南匈奴在东面抵御鲜卑(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西麓),在北面抗拒北匈奴,为四方蛮夷作个表率,这样,也可以使大汉朝各边郡恢复正常秩序。
十月,栾提比正式自立为南匈奴单于,于是,大匈奴正式分裂为南北两部,原单于栾提蒲奴自动变成了北单于。栾提比派使节到汉廷,愿做藩国,自称臣属。刘秀询问朗陵侯臧宫(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意见。臧宫说,老大,匈奴这二年连着发生饥荒、瘟疫,内部分裂,打得你死我活,只要你给我五千骑兵,我就能杀他们个落花流水。刘秀笑了,说,面对常胜将军,不能商议敌情,还是我自己考虑吧。
刘秀最终接受了南匈奴的请求。
刘秀对边疆外族的主导思想,应该是以安抚为主,军事对抗为辅。看过不少文章,似乎对刘秀这一政策颇有些不满。不过,我理解,彼时中国战火已烧了二三十年,千疮百孔,民不聊生,恐怕确实不宜再向外发动战争。据有关专家统计,在西汉初年,中国人口不到两千万,到西汉末年,已经达到五六千万。但是经过王莽朝及东汉初年争夺天下的战乱后,人口又降到两千万之下,甚至有学者认为,只有一千五百万左右。西汉初年,刘邦一统天下,携战胜西楚霸王项羽之威,与匈奴对决,竟然差点命丧白登山,靠着陈平的不知什么鬼主意,才逃得一命。然后,以高祖之能征善战,竟然不敢再逞英雄,又经吕后、文帝、景帝休养生息,直到武帝时,才与匈奴PK,而雄才大略如武帝,与匈奴打了四十余年,也不过勉强占上风而已。我想,刘秀没有同意再次出征匈奴的建议,实为百姓之幸。
实际上,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嘴炮儿,讲起来口沫横飞、壮怀激烈,但上战场当炮灰的,肯定不是他们。
另,匈奴历史上有过两次较大的分裂,一次是在呼韩邪单于的时候,曾一度分为南、北匈奴,呼韩邪在南边,得到汉朝的保护;郅支单于在北,不久又离开王庭向西迁徙。郅支西迁后,呼韩邪北归王庭,这时候,匈奴可以称为东、西匈奴。公元36年,郅支单于被西汉大将陈汤(就是说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位爷)干掉了,呼韩邪成为唯一的单于,匈奴重新统一。第一次分裂时间不长,大约二十年左右。第二次分裂就是这次,分为南、北匈奴,自此以后,匈奴再也没有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