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李德林的位置会被苏威取代?这反映出隋文帝怎样的用人思想呢?
其实,李德林之所以被苏威取代,固然有一些具体因素,但是,在所有的具体因素背后,还有两大隐性因素非常重要。
第一,李德林是关东人,属于原来北齐的范畴;而苏威是京兆武功人,属于原来北周的范畴。而在隋文帝心中,显然更信任出身关中地区的北周系统官员。
事实上,这样的地域倾向性不仅在隋文帝身上存在,在隋文帝的重要谋臣高颎身上也同样存在。李德林和虞庆则发生冲突,他无条件支持虞庆则,李德林和苏威发生冲突,他又无条件支持苏威。他的这种支持恐怕不仅仅出于政治见解,还是门户之见。虞庆则和苏威都是他推荐的人,都是关中人,都是自己人,而李德林是外人,这就是党同伐异。以此言之,隋朝君臣确实有器局不够阔大的弱点。
第二,李德林更多地考虑基本政治原则,而苏威则偏重于具体的行政工作。换言之,李德林是思考型官员,苏威是办事型官员。在思考型和办事型之间,杨坚更喜欢办事型的。因为杨坚本身自视甚高,是权力欲望非常强的人。他最需要有人把他头脑中的蓝图变为现实,而不是也长出一个头脑,跟他一起思考,甚至跟他辩论。
这样一来,苏威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虽然在当时就有人批评苏威过于苛碎,但是,隋文帝还是不为所动,反而对他赏识有加。因为他觉得,他跟苏威这样的关系,才是最为典范的君臣关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