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有点令人厌烦的新闻报道,与其说是一种文风的习作,还不如说是习作的文风,这是一个好比说叫亨利·詹姆斯的人写的,他是那种可能在二十年代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或是拉普拉塔随便哪家院子里喝着马黛茶的人。
四十岁那年,豪尔赫·弗拉加决定研究诗人克劳迪奥·罗梅洛的生平和著作。
起因是一次在咖啡馆里的闲聊,当时弗拉加和朋友们又一次说到,他们认为罗梅洛这个人身上有些不确定因素。他写过三本书,每本都有一批对他敬羡不已的书迷,在世纪初的几年里,也曾给他带来了昙花一现的名声。罗梅洛的形象和他的作品被混淆得难解难分,没有什么系统性的评论,甚至连个令人满意的肖像都没有。除了同时期的杂志上几篇非常审慎的赞美文章,还有圣菲市一个主张“思想不够抒情来凑”的热心教师写过的一本书,再没有什么人想着去研究这位诗人的生平或著作。两三件轶事,几张看也看不清的照片,剩下只有茶会上的传闻与不知何人编写的文选上的溢美之词。可是弗拉加不无惊奇地注意到,仍然有不少人以不亚于读卡列戈或者阿方西娜·斯托尔尼的热情,读着罗梅洛的诗句。他自己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发现这些诗的,虽说笔调有些庸俗,形象又被那些吹捧者弄得面目模糊,这个拉普拉塔诗人的诗篇还是如同阿尔玛弗埃特或者卡洛斯·德拉普阿的诗篇一样,成为他青年时代某种具有决定意义的体验。只是到了晚一些时候,当他已经成为一位文学批评家和散文家之后,他才想到去认真思考罗梅洛的作品,而且立刻发现人们对他知之甚少、知之甚浅。和世纪初其他优秀诗人的诗句相比,罗梅洛的诗出众之处在于它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它较少装腔作势,这使得它立即赢得了年轻一族的信任,他们对夸张的比喻和又臭又长的描写早已心生厌倦。每当弗拉加和他的学生或者朋友们谈起罗梅洛的诗篇的时候,总会暗自思忖,这些诗在关键之处总是朦朦胧胧,主题也闪烁其词,说到底,给它带来如此声望的难道就是它的神秘感吗。钦佩之情最容易从无知中产生,想到这一点,弗拉加不免心生恼怒;归根结底,克劳迪奥·罗梅洛的诗足够高深,哪怕是一番追本溯源的探究,也不至于让它失色。时常有人举行咖啡聚会,其间总少不了一通对罗梅洛似是而非的赞扬,每次从这一类聚会出来,他都觉得自己有责任认真研究一下这位诗人。同时他又觉得,要研究就不能像其他人所做的那样,光从语言学或是文体学角度写几篇文章了事。从一开始他就想要给这位诗人写一部最高级的传记:人物、家乡、著作,三位一体;只是因为时代久远,迷雾重重,想把这件事做成看似毫无可能。先得做一大堆卡片,再归纳分类,而且虽然说起来有些荒诞,还是得把诗人和指责过他的人联系在一起,唯有这样的接触才能还罗梅洛的作品以本来面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