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75节

热门小说推荐

另外,他还把那架无人机给带来了,每天也在抓紧时间在按照教程进行着训练。

我们的李山李大姑爷,现在可是一个真正的三无人员。他刚从66车间离开,而新单位客户服务部还未正式接收,他的人事关系现在就挂在了人力资源部,尽管客户服务部那边人手短缺,但根据红旗厂机构调整方案,所有人员关系已全部冻结,按照工作流程,只有等这次调整结束之后,才能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因此,李山就相当于放了大假了,在秦南地区过着一种惬意的田园生活。

李山有时候十分感慨,许多跟自己一样的人,在社会忙忙碌碌不知在忙活些什么,现在这种生活难道不也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吗?如果不是韩歆要回长安去上班了,李山简直就不想走了。

等回到长安市的时候,李山同样是无所事事,只等着厂里面下通知了。

这天,李山突然想起,在韩歆家过年期间,市局的一个丨警丨察让他回来后去补充一些材料, 现在回来好几天了,差点就把这事给忘了。

于是,李山连忙出了家门,坐上公交车赶到了市局,在市局门口跟那名丨警丨察取得了联系后,并跟着他进了市局大楼。

来到了一间办公室里,那名丨警丨察十分客气,让李山坐到自己的办公桌边,还端了一杯水放在他旁边。

忙完这些后,丨警丨察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对着电脑开始询间李山一些问题,边问边在键盘上敲打着。

这些问题李山前面基本上都回答过,只是对其中一些有些模糊的地方进行了补充,以便这个案子的内容更翔实,看来这起案件的负责人是想把这个案子办成一个铁案。

整个询问过程持续了近二十分钟,这个丨警丨察又对着电脑仔细看了一遍,觉得没有问题了,这才按动了打印程序。然后又从一堆资料里,抽出一份表格让李山按照上面的要求填写,自己则去到隔壁的打印室去取打印后的材料。

李山按照表格上的要求一一进行了填写,可还没写一会,就发现写出来的字越写越淡,原来签字笔没墨水了。

看到桌子另一端的笔筒里放了几支笔,李山起身绕到桌子另端去取笔。在他起身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桌子的第一层抽屉并没有完全关严,露出了一寸宽的继隙,他随意往里面瞥了一眼,抽屉里的一份文件马上就吸引住了他的目光,之所以会引起他的注意,是因为他看到了文件上有一个813字样。

813!不就是8月13日吗,那是他第一次到秦岭山中调试激光枪的日子,那次调试在回来的路上跟一伙人发生冲突了,造成了三辆汽车起火燃烧以及一些人员的受伤,所以这个日子李山记得是非常清楚。

所以李山对于813这个数字就非常敏感,它意味着什么,他心里非常清楚,况且这又是在丨警丨察局里看到的,于是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

他观察了一下四周,这间办公室面积比较大,属于公共办公室,里面分了许多隔断,每个隔断里面坐了另外一些丨警丨察。大家也都在忙活着自己的事情,似乎并没有人注意到自己这边。

李山重新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并把椅子朝旁边挪了挪,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背对着门口姿势。他右手拿着笔佯装在纸上写着什么,左手却向前探出,轻轻地把那个抽屉拉大,身子微微前倾,直到可以完全看到那份文件。

如果这时有人出现在敞开的门口,也只能看到李山像是伏在桌子上写着什么,却完全看不到他底下的小动作。

那个丨警丨察取打印文件应该很快就要回来,李山一边侧耳听着门口的动静,一边眼睛斜着向下探看着抽屉里的那份文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件的标题:《关于对长安市“813”案件的协查通报》,文件的左上角“机密★”的字样赫然在目。

此时李山的呼吸有些急促,心跳也加快了不少,右手握笔的手关节由于用力而变得有些发白,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其左手稳健的操作,就像一位干了多年的老手一般。

李山深吸了一口气快速往下浏览,这份文件的大意是今年8月13日夜间10时14分许,在长安市燕翔路中段,西光公司家属院西侧发生一起枪击案,犯罪嫌疑人利用一支经过了伪装的手枪当场行凶,打伤两人,击毁路虎越野车一辆,并致包括该车在内的一辆263路公交车,及一辆小型汽车共三辆汽车起火燃烧,多人受伤,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物损失。

根据目击证人的口述,对嫌疑人体貌特征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嫌疑人应该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身高在175CM到185CM之间,讲普通话,没有口音等内容。

对于这些文件李山快速地浏览着,耳朵却听着外面的动静,对内容也顾不上细看,文件的最后还附着嫌疑人的手绘画像,以及案发现场所出现的枪支的彩色配图。

李山看了还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忽听门口由远及近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山猜测应该是那个丨警丨察回来了,当即缩回了伸进抽屉的手,并顺手轻轻把抽屉推了进去,但并没有完全关严,仍然留下了一寸左右的缝隙。

这个丨警丨察手里拿着打印好的资料,来到桌子旁,似乎没有觉出什么异样。

他让李山在刚打印出的这些纸上签字,然后在他指定的地方按下了指纹。

当李山出了市局大门的时候,表面上还显得平静的他内心却是无比的震骇。

今天幸亏看到了那份协查通报,否则他还以为警方已经放松了对那件事的追踪了,没想到警方暗地里却是加强了侦办的力度。

那个模拟画像在外形上有多准确,作为当事人的李山是最清楚不过了,虽然只是寥寥的几笔,但完全把自己的特征给勾勒了出来,但由于画像中的人是戴着口罩的,说明他们并未掌握自己的真实面目,所以李山也不是太担心。

最让他感到震惊的是那种玩具枪的图片了,这张图片可不是什么模拟画,而是一种真实的照片,简直跟他手里的那把简直是一模一样,警方为什么会这么准确地掌握了自己这把枪的信息呢?

李山仔细一想,但猜出了事情的缘由。他推测警方有可能是根据那几个被伤者的描述,先用手绘出来,然后再拿着这些图到市场上,按图索骥跟那些真实的玩具枪进行比对,找出最接近的几支玩具枪来再让目击者确认,经过几次反复,最终确认出那把枪的最终形状。

当时,那些目击者也的确见到过自己手里的那把枪,如此一来,找出同类型的枪倒也不是太难,只是图片上的颜色是蓝色的,而自己那把却是绿色的,只有这点不同,其他的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晚上光线的缘故,被那些人错认成了是蓝色的了。

现在想想也真够可怕的,假如自己不知道这些,要是还拿着那把改装了的玩具枪到处招摇,那样的话,自己行踪的暴露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别的还没什么,只是到时候自己该如何解释关于激光器的问题呢?

想到这里李山后背的汗就下来了。

而更让李山吃惊的是,那个协查通报最后还特别注了一段话,那就是案发现场不排除使用过高能量武器的可能,只是尚未找到确凿的证据,到目前为止也就是一些推断而已。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