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69节

热门小说推荐

何金银的话代表了村里大多数家长的想法,不能读书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没钱啊。许多人叹了一口气,就为这个事吗,还以为有什么好事要发生了。

大家担心的何保正原先都考虑过,所以他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来。何保正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的情况,咱们村穷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也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了,是几十年都这么穷过来的。为什么就因为咱们不识字,没出路!但是现在有机会了,村子里要办个学堂,到时候上学是不收钱的,连笔和纸都不需要你们家里面出,你们只要把孩子送过来读书识字就行了!”

什么,这如同一个重磅的石头扔入平静的湖面,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间顿时炸开了锅!如果说让大家学习编竹编这个事大家心存感激的话,那么让孩子免费来读书,那简直是给他们一个改变家族命运的大机会!

谁想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只能放羊只能犁地,他们也想坐在屋子里拿着笔杆子就能赚钱,能在人前体体面面地活着。

“家洛,到底怎么回事,这么大的善事是谁操办的,你跟我们大伙儿说说,咱们现在是没钱,哪天咱们翻身了,给这个大善人立个碑起个庙什么的,能读书,咱们村可就有希望了!”

何保正将梁川请孟良臣当先生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又将学堂的选址,学生的用度,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仔仔细细地向每个村民细说了一遍。

“家洛你放心,这些小崽子敢对先生不敬,出言不逊,不用你们来教训他们,我们第一个饶不了他们。至于干净衣服这个事,就更简单了,每天抽点空到溪里面把衣服多浣几遍,一身干净的行头还是办得到的。不过家洛你昨天真的没喝多吗,没听错吧,真的不要钱?”大家的擦亮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何保正,竖起了自己的耳朵,不放心,又问了一遍。

“真的不要钱!”

孟良臣出狱了,也不能让人家孩子一直呆在大牢里,李成福几个小弟和何阎王一折腾,能让杨忠山几个脱一层上皮了。梁川只是因为当初杨春的事,对这些街上的泼皮无赖无甚好感,有机会就教训敲打一番,说好了互相帮忙的,现在自己的想要的达到了,杨忠山那里也不能玩太狠,人死了恩怨就大了。

招弟又跑了一趟腿去兴化,跟李成福说了一下情况。李成福亦知道杨忠山这四五个小泼皮跟大蜚山的强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为了卖梁川一个面子,也是当时杨忠山几个不知死活,山中没老虎猴子当大王,杨忠山算个什么东西,竟然连这样的货色也不把自己和一众兄弟放在眼里,这得是多久没有给他们脸了,带回来让他们长长记性。

吊起来打了几轮,几个泼皮审来审去也审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最多就是前天拿了王老汉几个梨,大前天拿了陈寡妇的肚兜。唯一比较拿得出手的就是杨忠山带领几个小弟,在原来的大哥杨兴死了以后,自立门户,开了一个小赌档,但是他不会管,自己也不会赌,管不住下面的小弟,漏洞太多,开了几天,倒是赔了不少钱,惹得郑福成直骂这个杨忠山傻蛋。

杨忠山几个被搬进牢房里面后,先是被一帮壮班衙役结结实实打了一顿,接着仗着自己人多势大,安排牢房后,又想称大哥称霸,兴化大牢里复杂不已,又是一阵激烈的冲突,五个人也是软蛋,碰到更横的就撑不住台面了,五个人三拳两脚就躺在地上直哼哼。

两天下来,五个人只敢蜷缩在大牢的角落里瑟瑟发抖。

“杨忠山,滚出来,你们五个可以离开了。”何老鬼因为这五个软蛋被其他的囚犯打得太狠,生怕被别人打死,这几天一直神经繃得紧紧的,现在总算可以滚蛋了。

五个人头低低的,在其他囚犯的一片恐吓威胁声中小心翼翼地溜出大牢。蒋里正和几个人的亲属正在衙门外等候他们出来。杨忠山被几天被欺负得太狠,一看到自己的外公将自己弄出来,委屈的心情一下子爆发,像个孩子一般抱住自己的外公就开始哭。

“以后眼睛要擦亮一点,不要以为凤山就是你的天下,做人要夹着尾巴,如果得罪了我也摆不平的人,就没有这么走运了!”蒋里正苦口婆心地说道。

杨忠山这种没脑子还想着去报复梁川,惹得蒋里正抄起拐棍猛地追打自己这个没脑子的外孙。

招弟向县衙的人通报了一下梁川的话,那门房现在已经认识招弟这个小子,真的是认识郑都头的,也不敢怠慢,进屋就去通报郑福成了。招弟没等门房回来,自己就先回来了。

梁川在店里面等着招弟:“怎么样,话带到了吗?” “带到了,只是三哥你一句话,人家就会把那几个混混放了吗?”

“放不放是人家的事,咱们尽力了就行。已经对得起人家了。”梁川随口一说道。

梁川还是将叶小钗留在店里面,但是叶小钗脸上臭臭的,听到梁川的安排后,连话都没回,噘着嘴一脸地不情愿。

梁川安慰道:“小钗你放心吧,下次这几个混混再来店里找你的麻烦,到时候就不是打一顿这么简单了,不怕死的话他们就尽管来,我看那蒋里正保得了他们一时,能不能保他们一世。”

叶小钗道:“东家,艺娘姐他们都跟着二花学竹编,我也想去学,成天呆在店里面实在太无趣了。”

梁川说道:“小钗,艺娘她们脑子没有你灵光,要是能找到一个适合看店的,那我也不会让你在这里抛头露面了。你以后还要胜任更重要的岗位,目前只是让你锻炼一下,都还没开始,你就想退缩了吗。”

“行吧,东家我听你的。”叶小钗听梁川说得诚恳,也就没说什么了。

梁川领着招弟就回凤山了。

今天的凤山对待梁川的态度好像有点不一样!

以往走在路上,凤山的村民看到梁川了,因业不认识也没有打招呼之类的,都是看一眼各忙各的就去了。今天则不一样,路上的村民碰到了梁川竟然亲切地唤了一声“三郎!”,而且不是一个人,几乎是所有的村民。

村民脸上不是一副做作的表情,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搞得梁川一路下来,几乎逢人就要回礼过去,这些是平日里没怎么交道的村民。

招弟也感觉到奇怪,今天的村民怎么如此友善,道:“三哥,你又做了什么好事,怎么今天的村民好像有点不一样,变得热情了!”

梁川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挠挠自己的后脑勺,客气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啊,也没做什么事啊,奇怪。”

一晃又走到盖新房的工地上,差不多到了正午的时候,螺城师傅架起锅灶正在烧煮汤饭。不少人都拿着碗筷排起了长队准备打饭,见梁川过来了,一个个立即把碗放到背后,跟梁川打招呼。

地上的饭菜十分简单,师傅在外做工的日子就像苦行一般,一般都是肚子能够填饱就行,很少会有人去注意什么营养问题。

炒了一大盆春笋,一盆白菜,没有看见肉。但是一股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甜而不腥,味道馋人。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