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川坐到了观礼台的最后面,比较偏僻的位置,前面的人都在互相寒暄着,就他这么后面冷冷清清,也没人将注意力放到最后面,大家都知道,越往后面的人的地位越低,前面的才是金贵的主。
李成福把梁川带到后就说:“今天你就先坐在这里看一看吧,我去招待一下其他人,晚点再来陪来。”
梁川知道这是客套话,这种场面郑福成能招呼一下自己也算客气的了。只有一把椅子,想让给辛无病,辛无病推脱不肯,自己就坐了下来,桌子上有一些茶点蜜饯,梁川也不客气,拿起来就吃。
不要说什么这个时代物资匮乏,有权有钱一样玩得起飞,就说这桌子的茶点蜜饯,样样都十分精致,吃到嘴里的那滋味,啧啧。书峰的琵琶,永泰的李干,姜蜜泡的橄榄,还有福州炒的瓜子,那味道比起后世的简直不是一个档次的。
梁川自顾自地坐在席位上吃着自己的桌子上的东西,服侍的丫鬟会在客人茶水喝完果品吃完以后主动过来续上。结果梁川就成了灯会上的一股清流,别人碰都不会去碰桌子上的茶品蜜饯,最多就是嘴巴说累了,喝两口茶解解渴,这种交际黄金时机,谁会把精力放到桌子的那些小零食上?
梁川就不一样了,自己本来就是来看热闹的,不也去拍别人马屁,再说了也不认识,想去哪里拍啊。于是他翘着二郎腿,品着茶,吃着茶点,那桌子上的果核果皮瓜子皮一下子就堆得跟小山一样了。
“姐姐,麻烦你帮我这里再添一些茶!”梁川冲着旁边侍立的漂亮丫鬟说道。
那丫鬟也是第一次看到梁川这种来看灯会的,都被梁川这种大大咧咧随意的举动逗笑了,眼睛笑起来跟月牙似的,捂住小嘴不敢笑出声。她端着茶品给梁川桌子上吃得干干净净的茶品换了一盏,茶水也不停地给梁川续着。
“金樽酒楼的焖羊肉有点热,口干舌燥的,麻烦姐姐这茶多帮我续点茶水。”梁川恬不知耻地一直吃,郑玉芝站在后面鄙视得直翻白眼,没见这么丢人的,来灯会跟没吃东西一样,这样可劲的吃。
小丫鬟笑脸莞尔,年纪应该不大,声音更是轻盈道:“官人,不要叫我姐姐,这是奴婢应该的。”续完茶水就退到了一旁,看着脸上挂在着微微的笑意,来这里的不是显贵就是有名的才子,都是大人物,但是很少会像这个人这么有意思,这么贪吃又对她这么客气。
“你别吃了,大家都在看呢,瞧你那吃相。”郑玉芝很不喜欢梁川这种作派,辛无病倒是乐呵乐呵的,这个梁川真是个妙人。
“我吃我的关别人屁事,你们两个别傻站在那,麻利点,这枇杷的皮赶紧给老爷我都剥了。”
两个姑娘齐刷刷的眼睛就瞪了过来,凶狠的眼神里好像藏了好多的刀子,恨不得将梁川给生生剐了。
“嗯?”梁川看了两个姑娘不服气的眼神,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量,张嘴喊道:“郑。。”
只一个字出口,两个姑娘忙求饶道:“别叫别叫,我们剥我们剥。。”说完两个姑娘忙不迭拿起桌子上的枇杷小心翼翼地剥了起来。
辛无病看得目瞪口呆,梁川一张嘴就有这么大的魔力把两个姑娘降得服服贴贴的。
两个姑娘手相当的碰,剥的枇杷皮都剥不出来,梁川看得都嫌累,捏起一个枇杷举到两个姑娘跟前说道:“你们两个看着点,剥枇杷要先用指甲盖在上面刮几下,挤压后的枇杷皮就会和果肉分离,一撕就整张果皮都下来了,喏,瞧见没有,我说你们两个啊,你们爹娘要是死了,估计你们都得饿死。”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梁川仅仅是吃了几盘茶品蜜饯,堆了三大堆果皮果核之后,一个他十分不想见的人又出现了,徐扬。跟在他后面的还有那个喜对断袖的二世祖,薛庆。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哪里都能看到你,我的梁大官人。”徐扬阴阳怪气地对着梁川说道。
“哟嗬,难怪刚刚我的家奴去金樽没找到你,一眨眼的功夫你给躲到这里这来了,你们可让我好找啊。没想到你还有点背景,还能来知县老爷邀请的灯会,现在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等下结束,你们可别像刚刚跑得好么快哟!”薛庆就是个内心阴暗的小人,阴狠狠地看着四个人,盘算着等下如何收拾这四个人。
梁川夹起一颗李干放进嘴里,嚼光了果肉,悠悠地将果核吐到放心然后放到桌上,一脸无所谓,居然还翘起二郎腿一副藐视的姿态看着薛庆。时不时地还叫旁边的丫鬟添茶递水,极其地嚣张。
现在局面已经是不死不休了,这个薛庆还派人再杀回马枪去金樽,分明就是玩命令去的,梁子既然结下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反而是这样梁川才更加无所谓,等下薛庆这厮来找自己的麻烦,多半还是为了两个女扮男装的郑家千金而来,那就更好了,自己就看着,看看这个姓薛的多大的胆子,当着人家爹爹的面,敢把人家的宝贝女儿怎么招。
徐扬坐在后排靠中间的位置,而薛庆则是乖乖在站到了他父亲的身后,就跟石头一样,这些二世祖都是沾了老爹的光,今天都是带出来镀镀金,寻一两个良家。
徐扬时不时转向后面看看坐在后面悠哉的梁川,心里在计算着等下如何才能给这个小子一点颜色瞧瞧。梁川看着这个小子一转不怀好意地看着他,就知道他肯定又在打什么坏主意了,这些人心眼怎么都这么小,没其他事情要操心了,天天和自己过不去。
当观礼台的一众人基本入座以后,兴化元宵灯会的表演也缓缓拉开了序幕。主持灯会的是知县大人的幕僚吕师爷,品师爷祖籍是绍兴,干的也是这传承了几百年的老行当。我国的绍兴师爷是一派很有名气的行当,虽然师爷不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可是树大好乘凉,这并不妨碍吕师爷在兴化的超然地位,连知县老爷都要卖他三分面子。
师爷在露台上先是一通猛夸了当下的太平盛世国太民安。经过了五代十国的长期混乱征伐,当下的时光可谓是历史上少有的太平光景,除了西北时有的小冲突,人们真的安居乐业。所有人对吕师爷这番听起自然不会反感。
接着吕师爷又是对宋知县一年来的“丰功伟绩”进行一番吹捧,什么劝课农业桑,安居乐业,收纳流民,大兴文教等等措施,让兴化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礼台上的大家都是一片赞扬之声。
谁敢说两句闲话,在这种场合就是大家一起唱红脸的,昧着良心也得说得天花乱坠,敢说两句‘真心话’传到知县的耳朵里就有好果子吃了。
接着就是介绍一下今天的各种来宾了,先是县里面的各位官老爷,大家基本都认识。然后是兴化各行商贾大老板,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最后是这些有名的才子佳人。师爷每介绍一位,大家都会将目光投过去,但是基本大家都知道这些人物了,比较出彩的是这些所谓才子。
吕师爷着重介绍了徐扬,还有几位秀才,这几位都是兴化近年来的青年俊彦。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一个个把倾慕的眼光投过去,徐扬倒是不谦虚,抱拳向四面投来的目光一一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