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同志,我们是综合考量之后才选中了你,不是随意而为。不错,这是一个大厂,也是我们全县最大的厂,可是你不知道,它也是我们县里最大的包袱。”
“不行不行,我真不行,孙县长,不是随便给哪个人穿个黄马褂他就是皇帝的。”
其实李国强心里却在想,这么大一个厂,让我去做厂长,真有挑战性,机会难得,必须好好干一番。
但当着孙县长和大家的面,想归想,底气还是不足的,而且不能张狂。
他晓得在座的没几个人瞧得起他,特别是朱远方,现在一定在想,“就凭他一个泥腿子,有这个能力?”
“李国强同志,不要推托,你要有大局意识,也要有奉献精神。一年多的时间,你能把超英集团搞得这么大,运行平稳,利润不断翻番,整个集团良性发展,你说你没能力?”
“可是这个电子行业我是一窍不通,纯属外行,这个真干不了。”李国强进一步推辞,既是准备跟孙县长谈条件,也是说给朱远方他们听的。
“你原来是干什么的?种地。那现在集团里的业务你一开始就熟悉吗?也都陌生不是?”
孙县长这话怼得李国强是无话可说的。
“可是,我自己也有事业在发展,精力根本不够用。再说了,这个事情打破了我的本身计划,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
“所以说,你要有大局意识,过来兼任厂长,一定会让你的个人计划受到一些冲击,但文通厂两三千职工也要吃饭,难道你不希望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李国强心想,这叫什么理论,哪跟哪儿呀?
可是他明白,今儿县里就是要赶鸭子上架。
“我可以考虑一下吗?”
“李国强同志,虽然你不是公职人员,但我听青莲乡汇报,你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了,这点儿觉悟要是没有,那就说不过去喽。”
得,孙县长做思想工作真是一流。
“要不这样,让朱书记还兼着厂长,我可以尽力支持他,做个顾问还是可以的。”
话一出口,李国强感觉不妥。自己又不是什么大人物,还要做顾问。
“朱书记这边我们另有任用,你不用担心。”
朱远方听到另有任用,而不是具体说到县里什么岗位,便知道自己的安排不会像前几任厂长那么好。
“孙县长,虽然实行厂长负责制,但丨党丨委还是存在的,我岁数也不小了,不想再挪地方,就还在文通待着吧。”朱远方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做二把手也行。
孙县长问:“朱书记,这个你可要想好了。”
“想好了,要是县里同意,就这样。”
周全友、姜文军和柳原他们基本没说话,一直在听着。
这其中周全友一开始是知情的,县里召开丨党丨委会讨论的时候,正是他提出让李国强来兼任厂长的,他相信李国强的能力。
姜文军和柳原虽然没有资格参加常委会,但也很快通过有关途径打听了这个消息,不过,他们的心里却是五味杂陈,没想到堂堂一个国营大厂,最后沦落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国强来管理。
今天已经是找朱远方和李国强谈话了,这事儿就是敲定了,只等执行。
现在朱远方已经表了态,要求仍然留在文通厂,这也符合县里的要求,因为现在这个情况,朱远方的安排肯定不会太好。
“既然二位当事人没有异议,那这事就定下来,我们县里会尽快送李国强同志过去任职。”
其实李国强还没有正面表态,可孙县长已经拍板,这事也就正式定下来了。
好家伙,李国强竟然弄了个国营工厂的厂长当当,他下面还有党高官朱远方,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副县级干部啊。
反过来一想,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不管怎么说,他朱远方没有把文通厂搞起来,让县里失望了。
否则,还有自己什么事儿呢?
散会以后,孙县长把李国强单独留了下来。
“国强同志,没有事先和你商量,这个事还有些对不住呀。”
“孙县长,这个倒没什么,只是让我来管理文通电子元件厂,这可是个大企业,我肯定是不能胜任。”
“正因为你是圈子外面的人,又有管理企业的经验,我们县里才选中你的。之前总是从圈子内部筛选,连着换了几任党高官,可最终的结果都是很不理想。”
“可是我根本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去任厂长,名不正,言不顺,领导班子哪个服我?这事还是不妥。”
李国强还是非常担心的,就是应县里要求到了文通厂,后面的路肯定很难走。
好好办自己的企业,挣自己的钱,不是更香吗?
“你的身份确实是个问题,但现在是改革开放,改革嘛,往往就要打破常规思维,我们只是招个厂长,并不是招个国家工作人员,其实这也不矛盾呀。”
“至于领导班子问题,我们县里研究过了,原来的领导班子就地解散,由你去了以后重新组织,然后报县里批准。”
李国强心想,这次对于文通电子元件厂,县里是下了大决心了,这个操作就是釜底抽薪。领导班子由自己组建,其实就是把行政大权集中到了自己手中,那就是一种绝对的权威。
这个做法,李国强很满意。
“只是有一点,我们感觉对不起你国强,就是一到任文通,你自己的集团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孙县长,我们超英集团管理已经走了正轨,目前来讲,我已经退出了具体事务管理,只过问发展大方向。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我会把握好。”
“虽然你是外聘厂长,但你直接对县政府负责,我们县里也会对你有考核目标和措施。”
“孙县长,虽然我有信心,但结果不是肯定的,这样吧,先试用一年,不行的话,你们县里赶紧换人。”
“那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我本人还是非常欣赏你相信你的。”
李国强出任文通电子元件厂厂长的消息,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山阳县的每个角落。
了解李国强的人,都认为他有这个能力。
可全县一百二十万人,不认识李国强的毕竟是大多数。
“此人何德何能?竟然入主了文通电子元件厂,小螃蟹吃大鱼,嘴小了点儿吧。”
“听说还是个瘸子,呵呵。”
“年龄还不大,才三十出头,几任厂长都搞不定,他就行?”
“我看县政府这是急头了,无人可用喽。”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也不能小看了此人,人家白手起家,一年多一点儿时间,就有了几家企业,还成立了一个集团公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听说一年挣好几百万。”
“这么厉害?”
“他还有一个儿子,也挺厉害,十一岁便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了,也是奇事一桩。”
“反正这家人都挺厉害。”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李国强和刘超英也耳闻不少,不过,他们夫妻从来不管外人的议论,也不把这些当回事。
“国强,你一定行的。”
“英子,你真好,不管我做什么,你都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