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19节

热门小说推荐

“不用讲了,我们同意。”

“就按村里的规划办,我们没有意见。”

“我们同意……”

李国强他们都是一愣,这方案还只字未提,怎么都同意上了?

“乡亲们,大家都没有听方案,这样就同意了很盲目,因为我们的方案可能在短期内会让大家有损失,尽管我们有补救方案,但也不会让所有人百分之百满意。我的意思是,大家听听方案,然后谨慎考虑一下,愿意干的呢,就先干起来,保留的呢,就等一步,我们不搞行政命令,更不搞一刀切,完全自愿。”

下面有一个大嗓门,“李主任,不用考虑,我们信你。”

“对,我们大伙信你。”

李国强一看,这可咋办?这会还咋开?

杜远征他们心生感慨,李国强,现在就是一个代表,一个信任的代表,只要他往这儿一站,就是说服力。

这种信誉是长期积累而成的,谁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人格就是力量。

“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那我也表个态,我李国强现在是村主任,就是要把大家带上共同致富路,就要建设小康村,桃源村有一家达不到小康,绝不罢休!”

下面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李国强向下一压手,示意大家安静,“乡里建设了一个工业集中区,我们超英集团第一个带头入驻,办什么企业呢?农产品深加工,桃源村产什么,我们就收什么,就加工什么,彻底解决大家生产上的后顾之忧,你们尽管生产,我们照单全收。”

下面又是一阵掌声。

“现在的形势这么好,我们就是种地,也不能再死种地种死地了,得开动脑筋,也不能全靠我们的主导,大家有什么好主意也要跟我们及时沟通,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嘛,只要是对发展有利,我们就会采纳。”

就这样,方案还在杜远征的档案袋里,竟然就都同意了,主席台上的几人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当初桃源村开始搞的时候,大家都有顾虑,情理之中,毕竟从来没有搞过,前几年复兴乡大胆尝试了一下银杏,最后是折戟沉沙,惨淡收兵,乡政府招来一片骂声。农民就指望地里那点收成了,不但搞好,还颗粒无收,好事办砸了,桃源村的村民们能不害怕吗?

但现在一心片这个情况就不同了,眼面前人家桃源片去年家家户户赚得盆满钵满的,养鸡场办得好好的,地里水果价格上去了还供不应求,哪个不是笑不扰嘴?

也正是看到了李国强的力量,两个村的村民才主动要求并村的,就是想跟在他的后面混,早日脱贫致富。

有了希望,就有动力,还谈什么方案,只要李国强振臂一呼,便会应者如流。

一心片定为药材种植基地,南季村定为蔬菜种植基地,杜远征把详细方案发到了各家各户的手里,村组干部包干跟进。

新的桃源村,向着新发展阔步前进。

青莲乡工业集中区第一家进驻企业就是超英集团的农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

公司下辖三个分厂,大型米厂,深度加工稻米和小麦。果蔬深度开发加工厂和药材加工厂。

这个公司完全是为了配套桃源村新农业发展的需要。

李国强清楚,只要桃源村新农业开了好头,下面便是全乡跟进,接下来便是全县跟进。自己首先做好衔接工作,便是占了先机。

其实这个农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一建立,便是全县这方面的龙头企业了。

同期规划和实施的,还有超英电子元件厂。

因为自己参加过县文通电子元件厂的改革和经营,现在还是大股东,清楚电子元件的市场和利润,早就准备上一个厂的,只是当时的身份和情况都不允许。

现在自己已经不再担任文通厂的实际职务,这边正好又开了工业集中区,全乡又有大批剩余劳动力,是上马电子厂的时候了。

马建龙负责这两个厂的筹建工作,基本上扎在了青莲乡。

李国强很感慨,现在自己的集团做大了,有了资金,真是想干啥就能干啥,真正是财务自由。

想当初,连个饱饭都吃不上,现在却是手下有好多企业的董事长,真是天翻地覆。

说一千道一万,人得有方向,人得有目标,人得努力,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李国强安排四狗子童爱山做了米厂的厂长。

童爱山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当初李国强家办的第一个粮食加工厂,就是请了自己。要说工资,虽然每月只有三十块钱,但在当时却是青莲乡的高工资,乡里干部和供销社职工也不过如此。

可自己还不满意,看到李国强办了养鸡厂赚了不少钱,竟然起了贪心,让他给自己加工资,没有达到目的,便投毒养鸡场。

现在李国强竟然再一次把一个大型米厂交到自己的手里,这可是一种无言的信任。

“董事长,我怕干不好。”童爱山第一次称呼李国强为董事长。

“爱山,你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也做过大生意的,一个米厂对于你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认真干,没问题。”

“感谢董事长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好好干。”

童爱山晓得超英集团的管理层工资待遇,只要好好干,在山阳县生活不会差。

现在自己是虎落平阳,就得从头做起,再也不能犯过去那种红眼病的毛病了。

人家李国强不计前嫌,把自己从外地接回来,来亲自送上门,现在又聘任自己做厂长,真是给足了面子,这种雪中送炭的恩情,不能忘,要牢记。

超英集团的业务越来越多,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整个运营的团队也越来越大。

李国强感到,必须重新调整一下高层管理机制。

他把钱玄找来,二人商议一下。

“老钱,你看,我们集团现在体量越来越庞大,管理体制有点不顺啊。”

“董事长,这个事我考虑很久了,也正想跟你说说。柴成安虽然是总经理,却一直困在南京负责大洋路桥集团,马建龙一个副总经理也是消防员,哪里需要到哪里,这个有些不妥啊。”

“就是,感觉大家都很忙,但又有些人不对位。老钱,你有什么想法?”

“应该划块管理,比如大洋路桥集团,那边就由沈坤全权负责,舜山水泥集团,就由卢万玉全权负责,青莲乡和城东乡这块,成立一个综合集团,由马建龙负责,柴成安负总责。”

“对对对,这样一来,就顺当了,划块管理,责任到人,今后再建新企业,仍然以集团的形式出现,专人管理。”

“这样一搞,像沈坤这样的具体负责人也不会有意见,不能总让柴成安在南京那边罩着他,现在这样沈坤心里肯定不舒服。把柴成安择出来,更能充分调动沈坤的积极性。”

“老钱你说得对,现在集团越来越大,柴成安作为总经理,肩上的担子也不轻,让他从具体事务中跳出来,能更好把握全局。”

“你现在还是桃源村的村主任,按你的性格,肯定是把这个主任要当好的,因为你心里装着全村老百姓。这样一来,你的精力也要牵扯一部分,集团的事也受影响,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柴成安的作用。”

日期:2021-11-11 07:24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