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5 15:17:18
32-6
就在这时,从藏经阁中径直飞出一道长虹,那长虹如同一把光芒万丈、气势无双的巨剑直接刺入了魔漩的中央。
“圣元幻剑!老祖终于出关了!”昆仑五杰激动得热泪盈眶。
但见昆仑老祖元神之剑一出,天地变色,鬼哭神嚎。随着剑芒散射,遮天蔽日的骷髅蝙蝠纷纷碎陨覆灭,炼狱之火连同那巨型漩涡也顷刻间烟消云散。
紧接着,空中传来一声万分不甘的魔嚎,一团黑雾飘然遁走。
顷之,天蓝云淡,一切归于平静。昆仑山也恢复了如常的样子,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昆仑五杰转过头去,藏经阁的大门戛然打开,白袍银发、容光焕发的昆仑老祖领着两位长老大步流星地行了出来。
日期:2022-02-15 15:17:42
33-1
第三十三章 中阶
西昆仑道门练功场上,昆仑老祖和道真、悟真两位长老坐在上首讲经,独孤无名领着众门人安安静静地坐着听道。章天问和石秀难得遇此良机,也在一旁恭听。
老祖讲了一会闭关时领悟的道典心得,然后转过话头,徐徐言道:“五百年前,后山的那对仙侣与我们昆仑门当时的祖师颇有渊源,他们也经常相互切磋、谈经论道。经岁修炼,他们先于我们祖师得道。
“那时,恰逢地势阴脉流转之年,魔邪猖獗,生灵涂炭。那仙侣遂关闭阆苑洞,辞别祖师,立誓下山斩尽天下妖魔以扶苍生正道。后来,他们先是扫平冥幽里窜犯人间的幽邪,然后再施以大法将逆天抢脉的众魔直接封印在地势阴脉里。
“在羽化登仙之前,为天下苍生计,他们殚精竭虑终于在不违背天道的前提下想出了一条法子,以在五百年后地脉封印解封之后还能采用变通的办法将众魔尽量再束缚一段时间。
“他们御剑飞行回到昆仑山,找祖师借来上古金鼎制服了长白仙参。然后他们再次辞别祖师,回到地脉里,用那仙参给魔域再次加上一道枷锁。
“那仙参本就是先天灵根,加持了仙侣的道法之后就在数百年间不断衍生须根并以仙灵之力将窥觎地势阴脉的魔王及众魔牢牢地禁锁起来。即使五百年后地势阴脉的封印解封,魔域可以迁徙,但里面的众魔仍然被仙参锁控。
“只是从近段时间来看,仙参对魔域的约束慢慢有所松动了,不断有一些冥魔挣脱了参须的缠捆,偷跑了出来。”
日期:2022-02-16 16:30:15
33-2
听到此处,章天问心里甚是吃惊,暗忖道:“原来魔域里面那参天大树真的就是传说中的千年长白仙参,难怪爷爷他们踏遍长白山也寻之不到。”
昆仑老祖顿了一会,慢慢呷了一口热茶,继续说道:“闭关时,我等细细翻阅了本门千百年传下来的道藏古籍,在一册《太平经》古本的空隙处发现了当年与仙侣交好的那祖师对上述之事的记载。最关键的是其中还详细记述了很多他们对修道习法的经验与心得,老夫因此而受益良多,这些讲义将来对你们更有莫大的帮助。
“道家功法,需要静心凝神,抱元聚念乃至天人合一,这是众所周知之理。但我们往往都忽略了另外一点,道法之修还要讲究度人度己,炼养阴阳。既要在平常之时做到修身养德以度己,更要在危难来临之际挺身而出济救苍生以度人。
“度人即是度己,因为在度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积功累德,随着度人数量的增加会使自己的功德逐渐趋于圆满,以至实现道法自然,最终得以体道合真成圣成仙。
“往往道功之境修达八级伏魔或九级玄武后,大多数人至此遇到桎梏便再也难以向前突破,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明白上述之理或是没能真正履行上述之行。无名、千里、天行、岩泉还有如烟,你们五个当需好好寻思,勤加习修践行。当下冥幽之境蠢蠢欲动,魔域中的飓蝠魔主也跑了出来,虽说这次破了它的狱火魔元,但往后的日子也着实令人担忧…”
章天问认真听道大半日,心中感触颇多,原来冥幽中的逍遥宫主每次叫自己帮忙救人解难正是度人修功之举,怪不得当时海棠说办成了事对自己修为亦大有裨益。虽说逍遥宫也有自己的目的,但此举确是令他感动不已。
他和石秀在西昆仑又住了两日,俩人带上水果、点心与张九鸣一起拜见老祖,老祖甚是高兴。
临别之际,昆仑老祖望着俩人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两个小娃皆有慧根,既得了仙缘拥有了沧水、巫云双剑,又得了仙侣所传之《道书》要术,定要刻苦勤研、修己度人。
“天问需继续践行度人之难,以圆满功德,早日突破伏魔中阶之境;而小秀儿则要深读经文,通晓要义,以翻过洞真,到达伏魔境界。
“地脉流转,魔邪并起,时间紧迫。伏妖诛邪,习道之人皆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已日渐老迈,唯寄希望于你们后来之人…”
俩人点头称是,诚恳谢过,并依依不舍地辞别西昆仑诸人,然后返回了岭南盘龙镇。经昆仑老祖点化,俩人自是倍加努力,当章天问成功画出血符的时候,石秀的银符也已越加臻熟。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南道上下热闹欢庆。
是夜,南村祠堂里灯火通明,喧闹非凡。六太爷、苏北游、章福和石清云等长辈正给串堂奔跑的小朋友们派发着红包,那些奔波各地的堂汉们正同桌欢聚把酒言欢,而妇人们也正围炉吃茶热聊着家长里短。
此时,章天问和石秀偎依在祠堂边的一座小楼阳台上,入神地看着外坪上不时绽放的朵朵灿烂的烟花。
突然,黑暗里飘过一片艳红的花影,一条人影悄然飞舞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