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强在老厂时,就明白别的组对师傅为啥没他干的快,就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不想多来回跑那两圈,最终结果就是让不开。
“周工,我还是有一点想不明白。”
麻脸王师傅皱着眉头道。
“额……说,哪还有问题?”
周国强并不觉得对方烦,反而有一种为人师者的爽感和责任感。
“明明量尺寸是差五个毫米呀,一般来说,差五个的话,平均借让开的话,是在零点八到一点五之间,可您前半圈都是借让了个毛边,最多也就零点三四,为啥最后还小的右边大了?难道是尺寸量差了?”
麻脸王师傅的疑惑,也是当年刚干塔筒没多久时,周国强有过的疑惑。
“额……因为这段筒有锥度呗。测量大头时,盘口盘不到最边上,距离差出十多毫米,周长肯定不准了。”
“至于小头也是同理,尺子是能拉到边上,可稍微一用力,就有可能掉下来前功尽弃,我想你也肯定经历过。拽的力度不一样,出来的尺寸肯定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锥度不大的大头尺寸得加两个,小头则减一个。咱们之前盘口差了五个,若是剔除那三个,两面实际误差最多也就两个。”
“当然了,这都属于经验,也存在不确定性。筒子的锥度越大,误差越大。”
塔筒组对看似没什么难度,许多人会说,不就是那里不平顶那里吗,纯粹熟练工。
但周国强并不一认同,对接并非那么简单,其中的道道很多,还是那句话,零误差,标准圆度,放在那谁都会干。
可实际生产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操作方式,不同的设备,最终结果就会千差万别。
是否大成的标准是,无论遇到什么种问题,都可以将其解决,那才算的上周国强定义里的高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难怪我对接的时候,同样差五个,有的让匀了,有的让不开,看来是我太相信尺子了。没想到尺子也会骗人,呵呵。”
麻脸王师傅笑的很感慨,他也干了大半年,自认为技术啥的都不算差,相比较其它两个组,也都半斤八两。
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祖宗这句话就是那么精准。
周国强的组对技术,都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他依旧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也相信有比他还厉害的高手存在。
“好了,这道口你来满焊。下一道,我教马师傅。”
“啊?马师傅专门干焊接,他没有必要学吧?只要我学会就行了。”
麻脸王师傅一副意犹未尽的,不舍神态。
“额……怎么说呢,既然是你们两个人干活,那就得相互配合,一个人总有头脑短路的时候,他可以不组对,但他也应该明白到底怎么对,或者那些问题容易出。”
“可以把他当成你的备用大脑,长时间干活,很容易麻木走神,多个人提醒没坏处的。”
周国强与杨工配合也算默契,杨工从纯粹的点焊啥都不懂,到偶尔的善意提醒,也帮周国强规避了几次问题。
任谁还没有个大脑开小差的时候,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盘尺寸,前脚刚量完,后脚也不知心里在向啥事,等正式开干时,满脑袋都是问号。
“刚才盘尺寸是多少来着?哪个大来着?”
这句话周国强对杨师傅说过很多次,有人说,记不住难道不会量完尺寸后,拿石笔写出来吗?
周国强会笑着说,要是忘记写了呢……
“嗷!原来是这样啊,看来还是周工你想的周到,几乎把能出问题的部分全都考虑到了,难怪您能干那么快,换不怎么出问题。”
麻脸王师傅的脸上只有一个表情,服!
“额……常在河边走,谁都会湿鞋。我的宗旨是,将风险系数规避到最小,无形中提升了速度和质量。只要你能不怕麻烦,迟早能达到我的水平。”
“一直学其实意义并不大,你边焊边想想我之前说过的所有东西。好好消化消化。”
“干活多动脑,反正也不是啥,多么高级学不会的东西。”
周国强之所以要让马师傅也来学,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他想矮子里拔将军。
组对三个台位,一共就六个人,若三个专门组对,也就意味着另外三个只负责焊活。
三个组对若是都能在他的指导下进步飞快,那自然是理想中最好效果。可若是这三个有不开窍的或者反应慢的,那他就算是说破喉咙,也无济于事。
还不如多花点口舌,大网捞鱼,没准还能有点惊喜。
一连三天,周国强游走三个组对工位,同样的模式,重复的指导。
技术工种并非朝夕之功,想立竿见影看到明显效果,几乎不可能。
脑子快的一个星期可以达到初级阶段,一个月可以达到一般水准,之后就是长期磨练外加经验的积累。
新的天车已经开始安装,一切都在周国强的计划之中。
“小周,这几天忙坏了吧?感觉多了你一个,进度立马变快。要是有三个你这样的好手,我也就可以放心了。”
大忙人周经理,闲暇之余特来慰问周国强,虽说他经常不在车间露面,可车间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车间主任,就是他的眼线,估计每天都会回报工作。
“周经理您不用太心急,什么都得有个过度,技术这东西,还是需要往出练的。咱们这的那几个组对师傅,基础也都还行,就是却点技巧,估计一个月后,速度能提升不少。”
周国强也只是用了估计,毕竟人和人的差别很大,不可同日而语。
“啊!还得一个月吗?来不及呀,不赶趟啊!小周,法兰组对你有没有想出啥好点子?”
周经理对时间概念太过敏感,一个月他等不起。
“额……办法是有,但我也没试过行不行,这样吧,下午让车间主任给我下点料,我列一个单子,做一套吊装法兰的东西,今天晚上留两个组对加班,给我打个下手,我先摸索一下可不可行。”
周国强其实早就想尝试,新的法兰组对方法,奈何一直没机会尝试。
在老厂时,有专门组法兰筒的组,领导层更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想创新也得有人采纳才行。
这里不就是他最佳的实验厂吗?
“行!行!行!你要什么,我下午让车间主任全部给你配齐,想留几个人都可以,等下午六点,我叫人直接给你们把饭菜买回来,咱们刘别出去吃,耽误时间了。”
周经理一听周国强有了计划,略显混浊的眼神一下子来了光彩。
“额……记得多给跟我加班的师傅一百块加班费就行,毕竟人家是跟我干,要不然不太合适。”
周国强想要在这里指挥的动人,前提是上面的钱可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