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先天二年的六月左右,有三位谋士先后给李隆基出谋划策了。第一个是王琚,就是那个在李隆基面前说当今天下只有太平公主,有战国策士风范的人。自从那次事情之后,他就成了李隆基的密友。王琚对李隆基说:“事迫矣,不可不速发!”没多久,因为倾向李隆基而被贬到东都洛阳的尚书左丞张说也表态了。他派人从东都千里迢迢给李隆基送来一把佩刀,意思很明白,赶快武力了断!第三位劝李隆基的是诛杀韦皇后时立功的大臣崔日用。他从荆州到长安汇报工作,趁这个机会也劝说李隆基赶快政变。
大家可能会想,太上皇不是已经把巡边的日子推迟了吗?这算是太上皇退了一步。按照情理,皇帝也该退一步才是。怎么不退反进,还要政变呢?其实,这些谋臣劝李隆基准备政变是对的。首先,人心易变。太上皇此时推迟巡边日期,看起来对李隆基有利。但是,人心难测,他也完全可能再做相反的安排。其次,即使太上皇的舐犊之情可以依恃,但是,太上皇与皇帝之间二元权力核心的格局仍然不会打破,双方的矛盾依然存在。只要这个矛盾没解决,双方迟早得有一拼!迟拼不如早拼。
怎么拼呢?崔日用马上勾勒了一个政变方案。他说:“太平谋逆有日,陛下往在东宫,犹为臣子,若欲讨之,须用谋力。今既光临大宝,但下一制书,谁敢不从?万一奸宄得志,悔之何及!请先定北军,后收逆党,则不惊动上皇矣。”大体的意思是说,第一,政变必须针对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这才师出有名;第二,太平公主是臣,李隆基是君,具有身份上的优势,这个优势要用好;第三,先解决军队问题,再解决政治问题。这是行动顺序。这三个元素,基本算是把政变的轮廓勾画出来,不愧是政变老手!这让李隆基觉得非常信服。李隆基是个英武果断的人,眼看八月份一天天临近,他最终决定,听从谋臣的意见,拼一场!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同时逼太上皇彻底放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