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40节

热门小说推荐

罗西来上车,关上车门就气呼呼地说,谁同意市委驻玉泉县调查组改头换面成了考察组?明天市委调查组应该撤出玉泉县,可秦慧楠变着法子把调查组改成考察组,这是明摆着不撤出玉泉县。朱明远说,秦慧楠是市委组织部部长,她执行的是市委的决定,考察干部她不管谁管?

罗西来很不高兴,对朱明远说,向你提个意见,我反对你的中间路线、中庸之道。实践证明,秦慧楠做市委组织部部长不称职,你应该向省委反映。再说了,戴国权同志作为县委书记候选人之一,已经考察过了。崔思康不行,他自然而然地顶替上去,还再考察什么?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面对罗西来的激烈的批评,朱明远还是保持着相当的耐心、克制和宽容。他说前面的推倒重来,又是新一轮的考察,还要增加候选人,慧楠同志请示了省委组织部。罗西来说,什么请示?这个女人会来事,拿着鸡毛当令箭!

朱明远拿出一份文件,诡秘地一笑说,我向省委要了一个去中央党校培训的名额,参加人员要求是市委常委。

罗西来恍然大悟,七个常委六个去过中央党校培训,只有秦慧楠没去。这个朱明远,总是深藏不露,偶尔露峥嵘。他的脸色瞬间多云转晴,方才充满怨气和不满的目光,换成了钦佩和感激。处事不惊,左右逢源,寻找对策,出其不意,这是朱明远工作作风的特色。相比之下,他才感觉到自己和朱明远之间的差距,于是奉承着说,这是一步妙棋啊!她什么时候走?

朱明远说,明天和她谈话,后天移交工作,大后天去报到。罗西来奉承地说,高人就是高人,和你相比,这就是差距,你让我望其项背啊!朱明远正色道,我提醒你,安排秦慧楠同志去中央党校学习,这是正常的工作安排。不要联想,更不要过度解读。

市委调查组变成考察组的事,是赵恒儒首先发现的。他走到门口,看着牌子,摇头晃脑地对任大年说:“哟,任部长,又换牌子啦?”

任大年说:“什么叫又换牌子啦,把我们当成产品了,卖不出去换换牌子?”

赵恒儒连忙解释:“任部长,我可不是这意思啊!”

任大年说:“这叫作从头越,回到原点再出发。懂吗?”

两人走进室内。任大年说:“你来得正好,县直机关的推荐表,你们赶快发下去。”

赵恒儒说,他就是接受任务来拿推荐表的。杨娟提出一个纸箱子,给了赵恒儒五千份推荐表,还有发放的清单和填写的要求。任大年说,这次县委书记候选人推荐表,推荐的面比上次扩大了一倍。要注意对被推荐人的要求和提高推荐表的回收率。他要赵恒儒召开一次会,他去讲一讲具体要求。

赵恒儒提着装有推荐表的箱子刚走出去,秦慧楠、周源从内间办公室走出来。秦慧楠说,欢迎周书记光临我们考察组。周源说,不是光临,是归队。明远书记说了,我那提前退休报告要想批准必须有个条件,协助慧楠同志把玉泉县委新书记、好书记早点选出来。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啊。

秦慧楠说,有周书记在,我心里就有了底。我们这个组,从“调研”变成“调查”,再从“调查”变成今天的“考察”,充分表明我党对一个县的当家人的选择是极其慎重、认真、负责的。

周源看了一眼推荐表说,原来的两个候选人,崔思康恐怕不行了,可戴国权没什么问题,是否在推荐表里提示一下?任大年说,推荐表里没有提示推荐谁,考虑是上面不带观点、不带倾向,扩大党内的民主。秦慧楠补充说,是让这次推荐的新候选人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竞选。

玉泉集团有职工一万五千多人,其中党员九百多名。秦慧楠决定,给玉泉集团的每个党员发一份推荐表,她亲自送去,组织党员推荐。对这个决定,周源没发表意见,但是心里却开了锅。以前的县级领导干部的推荐考察,只是在机关内部进行,几乎没有征求过企业党员的意见。秦慧楠的这一做法,是不是对他过去做法的纠正?是不是对他过去做法的变相批评?他想一定是的。于是,他对秦慧楠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

这天下午,郁浩民从轿车里走出来,后面跟着秘书李冬和朱明远。省委书记郁浩民的突然到来,让秦慧楠等全体考察组人员兴奋不已。他们总结出经验,凡是关键时刻,这位大领导就出场了。自从郁浩民到中央党校学习,他要调离江东省的传闻纷纷扬扬。无论从个人情感还是从工作关系来说,秦慧楠都不希望他调离江东。

郁浩民说:“昨天中央党校学习结束,我回来了,就往你这儿跑。”

秦慧楠说:“这是个利好消息,放在股市上,肯定是涨停板。朱书记,你说呢?”

朱明远有点言不由衷地回应着:“是,是啊。”

郁浩民说,有人传言说我要走了,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可那是没影子的事。江东还有很多我没办完的事,我不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我一回来,省委常委们都让我赶快下来搞调研,我调研的课题就是要和慧楠同志共同完成的课题——《用清官、用好官,水清鱼更多》。

正说着,任大年捧着一大摞回收推荐表走进来。秦慧楠告诉郁浩民,说玉泉县新县委书记候选人的推荐、选拔推倒重来了。这是在县直机关投放的五千份推荐表。任大年报告,五千张推荐表回收率百分之九十八。

朱明远说:“我关心的是结果。”

任大年说:“五千份推荐表里尽管没有崔思康的名字,竟然还有三千八百一十二名党员投了崔思康的赞成票,占投票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六。结果一出来,我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已成“落水狗”的崔思康,在县直机关五千名党员的民意测验中,居然获得百分之七十六的赞成票,这是奇迹!秦慧楠问:“戴国权呢?”

任大年说:“一千张赞成票还不到。”

众人一下子沉默了,都低下头,生怕撞上郁浩民犀利的目光。

郁浩民问:“你们怎么不讲话了,都在想什么呢?”

朱明远说:“这个结果太让人意外了。”

郁浩民问:“周源同志,我听说崔思康是你一手培养的标杆?”

周源颇为尴尬地回道:“是啊……可是他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我都看不清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郁浩民说:“你这个组织工作的老前辈都看不清一个人了,我们这些门外汉不都成了睁眼瞎?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你无法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时,保证自己做一个好人就行了。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民谣: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老百姓是天,我们就是地。我们在做,天在看。今天你们几位都在,趁这次调研,我有时间深入探讨一些问题。崔思康的情况我已听得不少了,这次我想听听你们对戴国权的看法。大家畅所欲言,不要说违心的话。”

日期:2022-01-06 18:15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