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八年(1838)四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道光,经过一番对“弛禁论”的批判后,针对鸦片为何屡禁不绝的问题,给出了新的答案。
“鸦片之所以泛滥成灾,丨毒丨品走私之所以屡禁不止(贩烟之盛),全是因为烟民太多(食烟之众)。如果解决了烟民问题,鸦片和鸦片走私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外夷之烟,自不来矣)。”
怎样解决烟民的问题呢?
“建议将所有一年之内仍戒不掉烟瘾的吸食者一律定为死罪,在职官员如有吸食者,罪加一等,且子孙不许参加科考。”
这篇奏疏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严塞漏卮(zhī)以培国本疏》,史学家们将黄爵滋的这套方法称之为“严禁论”。
道光在看完这道奏疏后,并没有表态,而是又一个顺水推舟,将奏疏分发给全国各地的将军督抚们,要求他们各抒己见,尽快复奏。
从对许乃济“弛禁论”的争论,到对黄爵滋提出“严禁论”后引发的大讨论,被很多的近代史学家统称为“弛禁严禁”之争。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在对黄爵滋提出的“严禁论”的争论中,“弛禁论”和“严禁论”的区别,并不是到底该不该禁烟,也不是对于鸦片走私的惩处力度的轻重,而是在于怎样对待吸食者态度上的差异。具体的说,是以是否同意将戒不掉烟瘾的烟民处以死刑来划分为严禁派和弛禁派的。此时所谓的弛禁派的观点是和许乃济的那套理论是有根本差别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