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0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洪杨宣称金陵是小天堂,只要攻入金陵,就允许太平军夫妻团聚。但攻下金陵后,洪杨借口战事仍急,要坐稳天下后再夫妻团聚。

同样的,太平军在湖南掳掠大量船户,允诺说打下小天堂后就允许他们返回家乡,此刻也都只字不提。

除了这个太平军老兵,还有其他几个犯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罪名很冤枉,只因太平军高官路过时,他们没有回避、跪拜,便被处以斩首的极刑。

太平军刑律非常严酷,只有笞刑、死刑两种。即便是轻微罪名,例如夫妻私自约会,也要处以斩刑。

为维护军队战斗力,太平天国在军队、金陵实行严格的男女别营制度。全国仅有天王、东王、北王、翼王四人可以正常过夫妻生活。天国上下对此制度怨声载道,洪秀全被迫于1855年下诏废除。

又见男馆、女馆、百工馆等营馆都已初见雏形。金陵市民家庭都被拆散,财产全部没入“圣库”,由名为“典圣库”的官员按需分配。

每二十五人居一馆,由一两司马统率,平时为民,战时为军。馆里的金陵市民面黄肌瘦,毫无菜色。精壮青年全部编入新军,有钱有势者准其贡献家产,逃出金陵。

洪杨宣称金陵为小天堂,将其改名为“天京”。金陵是他们的小天堂,却是普通老百姓的地狱。

终于到达天王府。天王府在原两江总督府的基础上营建,洪秀全嫌其规模太小,下令拆毁附近民居,使得天王府周长超过十里。

目前天王府刚开始扩建,内城已经整修完毕,外城正在加紧修建。周围街区已被拆毁,工匠日夜不息。今日洪秀全入驻天王府,工匠才得休息一天,外围工地都用黄缦遮盖。

百官、众将都在天王府内城大殿前恭迎圣驾。

天王府规模宏大,取原两江总督府为内城,外城仍在紧张修建。内城大殿即日后的“金龙殿”,上面挂有一副对联,乃洪秀全亲题,已经早早派工匠镌刻完毕。上面写着: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洪秀全虽然作诗不行,这副对联却是很好的。

太平天国百官、众将,在杨秀清率领下,于大殿前列队完毕。

先是听见一片金锣声,然后远远望见数百面旗帜。旗手后面,便是洪秀全的六十四抬大轿。大轿两边是两百名赏穿黄马褂的御前侍卫,由陈承镕、蒙得恩分班率领。大轿后面紧跟着上万名旌旗鲜明的“牌刀手”。

场面何其威风!

洪秀全身穿头戴黄色锦帽,身披黄色龙袍,脚踏绣龙黄靴,在千军万马的簇拥下缓缓下轿,走进了天王府。

举行完入城仪式,洪杨二人将诸将留下,讨论接下来的用兵方略。

诸将手下都有兵马,少者数千,多者数万。正是在他们的率领下,太平军一路攻城略地,定鼎金陵,是太平天国的开国功臣。

洪杨也有意笼络他们,一改入城仪式上的的严肃模样,笑呵呵地给他们赐坐,摆出一副平易近人、虚心纳谏的态度。

杨秀清主持会议,说道:“诸位都是天国的功臣,在此次金陵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稍后几天,我会和天王认真研究,根据大家的功劳,论功行赏。现在,我先介绍一下当前的战场局势。”

御前侍卫抬过一副大的地图,杨秀清神色凝重,指着地图娓娓道来。

根据斥候汇报,清军向荣部、琦善部已经各自动身,准备会击金陵。两部各有两万人,其中向荣部堪称精锐,属下张国梁的捷勇、向荣直辖的提勇都是久经战斗的绿营精锐。

杨秀清介绍完敌情,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赶在清妖头向荣、琦善之前,抢占镇江、扬州两座城池,切断清妖漕运,取两城的粮食滋补天京。诸将以为如何?”

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与否,事关满清国运。一旦大运河被太平军切断,满清将失去赖以生存的江南钱粮。大运河长达数千里,又以镇江、扬州两城最为紧要。

镇江地处长江南岸,位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金山、北固山、焦山互为犄角,扼守三山即能控制江南漕运。

扬州地处长江北岸,同样位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扼守瓜洲就能控制江北漕运。同时,扬州多盐商,是满清漕运总督驻地,又设有粮仓,城内财富、粮食无数。

杨秀清决定夺取镇江、扬州,既能切断满清漕运生命线,又能获取大量钱粮,无疑是正确的。

吴捷暗自佩服,再看其他众将,显然都赞同杨秀清的主张,纷纷附和起他。

就连一向和杨秀清面和心不和的赖汉英,此时也趁机献起殷勤,说道:

“东王所言极是。镇江、扬州就像是婴儿的脐带,夺占镇江、扬州,就能切断脐带,使婴儿得不到营养。清妖头盘踞燕京,没有了江南的钱粮,必会不战自乱。”

杨秀清得意洋洋,轻轻点了点头。

洪秀全见状,有心在众人面前夸耀赖汉英,说道:

“此次天军入主金陵,汉英立功不小。朕进入金陵城,但见百姓敬服天父,人心安定。问过左右,才知道是汉英在城内主持民政。汉英抚民有方,朕不喜得金陵,喜得金陵人心。”

说完,洪秀全还自作聪明地笑了笑。

吴捷分明看到,杨秀清脸色变得阴沉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杀气。赖汉英本就被杨秀清猜忌,洪秀全何必在杨秀清面前夸他呢,岂不要引起杨秀清的猜忌?

众将看到杨秀清脸色大变,都不敢附和洪秀全。只有蒙得恩等少数几个近臣,不顾杨秀清不满,夸赞了赖汉英几句。

杨秀清也不接话,继续说道:“只要夺下镇江、扬州,我们就能牢牢守住金陵。对了,我和天王商量过了,天国以金陵为首都,以后改称天京。”

杨秀清看了下洪秀全,向他微微致意。洪秀全有些不悦,这事应该由自己宣布,采用正式、严肃的形式晓谕全国。但面对杨秀清咄咄逼人的态势,洪秀全也无可奈何,说道:

“清胞说得不借,今后咱们改称金陵为天京,我随后就发出谕旨,对外宣布这一喜事。”

众人心下大喜,说道:

“有天京作小天堂,咱们从此可以尽享天福了。”

“可不是,你我都是开国功臣,以后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呢。”

杨秀清对朝堂上乱糟糟的的气氛十分不满。这是军事会议,可不是什么菜市场!他清了清嗓子,众将马上领悟,安静了下来。

杨秀清缓缓说道:“我筹划多日,准备先东征镇江、扬州,然后立即开始北伐。”

听到“北伐”二字,吴捷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杨秀清虽不读书,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盲,但他却极富才能,精明强干,遇事决断很快。他并非拜上帝会元老,和洪秀全非亲非故,也不像韦昌辉、石达开那样亲族众鑫。

凭借杰出的才能,他迅速掌握太平天国大权,连洪秀全都对他忌惮三分。

可他没读过书,视野狭窄,缺乏战略眼光。之前,他不惜与洪秀全翻脸,力主定都金陵,失去了推翻满清的最佳机会。此为第一大错。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