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点早强剂不会有问题。”
“不行,我不允许!你知道顶楼上边还有八十多米高的铁塔,那是闹着玩的?”
“好吧好吧,我们争取。如果实在变天了担心强度上不来,那就烧蒸汽保温。我看了天气预报,要到十号才有雨夹雪,应该没有问题。”
“天变一时,不要拿天气预报跟我狡辩!你给我听清楚,要是干到烧锅炉那种程度,费用你们自己承担。”
“行了程主任,消消气啊。”
“都是被你们搞得,蒸不熟煮不烂,真拿你们没办法!”
“中午等我去吃杀猪菜。”
“不去!别说是杀猪菜,即便是杀牛菜也不跟你们去吃!”
“不去拉倒,你以为你不去就没人吃啦?”说完,那人笑一下忙匆匆转身走了。
程主任愤愤地说:“没办法,这支农村队伍真的用错了!支农,哪能用这种方式?”
车宏轩还静静地坐在那里。
程主任指指里屋,阴阳怪气地对车宏轩说:“我们都是前边演戏的,你得去找后边拽线的。在这里装模作样坐着的,没有说话的。里边有个领导,看看能不能给你找个机会,这也不好说。”
车宏轩客气地站起身说:“多谢程主任指点。”
程主任不耐烦地摆摆手:“去吧去吧。”
车宏轩走进并没有关门的里屋。
一位四十多岁,戴副眼镜的人坐在里边看图纸。这人细高个,面黄肌瘦,似乎不太健康。
车宏轩轻轻走上前。
“请坐。”那人压低声音,看着车宏轩客气地让一下。
车宏轩哪里有心思坐下,马上地上一张名片,客气地问:“您是陈处长吧?”
那人接过名片看看,似乎自言自语地问:“以前没接触过这个单位呀?”
车宏轩也压低声音客气地说:“我们是前两年才组建的公司,由原来向远方集团铝窗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美术学院毕业生里的技术骨干为主组成的装饰装修公司,主要业务是内外装修工程。”
“这两年有没有什么业绩?”
车宏轩递过营业执照说:“这里面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和业绩清单。我们装修过银行,建设过几个大市场,现在仍然在商业大厦施工。”
“这样,你去办公楼二楼九号房间找汤处长谈谈,有没有机会他会告诉你。”
“好的。办公大楼在哪里?”
“工地西边的六层白楼。”
“好的,谢谢您。请问方便给我一张您的名片吗?即便业务上没有机会合作,也希望结交您这样朋友。”
“好的好的。”
那人送过来一张名片。
车宏轩高兴地说:“谢谢陈处长的关照,希望我们有机会成为朋友。”
“好好,你去吧。”陈处长站起身送车宏轩,又小声说:
“前两天汤处长出差了,不知道回没回来。”
“我去看看,今天见不到还有明天。”
“好的,再见。”
“再见。”
车宏轩转身出去,在外边又跟程主任打个招呼,这才离开基建办。
多年官场的磨砺,使车宏轩有足够的胆量去见任何大的领导。他愉快地绕过工地车宏轩办公楼,在门卫登记的时候仍然送了一盒好烟。
车宏轩顺利地来到二层二零九办公室,轻轻敲敲门,侧耳听听,没动静。再轻轻敲敲,还是没动静。
隔壁房间出来个女同志,看着车宏轩说:“汤处长明天回来,你不要再等了。”
“谢谢、谢谢。”
车宏轩离开这里。第二天他没到九点就来了,拧拧门把手,还是锁着的。他去隔壁房间,见是财务室。门并没有关上,轻轻推门进去。正好看到昨天那位女同志,还没等车宏轩开口,人家就告诉他说汤处长和领导出去了。
车宏轩说:“那我就等等。”
“你不用等,下乡了,今天不一定能回来。即便回来也得晚上,不可能到处里来了。你最好早点来,处长只要在家一上班的时候肯定在。”
“谢谢您,我明天早点来。”
“要是后天来准能见到。”
“没事,我多跑一次不要紧。”车宏轩谢了一下退出财务室,想想,骑自行车去商业大厦工地看看。
与春同行六十年
第九十八章
勤奋与回报(创业三部曲之二)
第二天,车宏轩八点前就来到运输公司,八点钟一上班他就办好手续来到汤处长办公室,轻轻敲敲门,里边传出轻轻的“请进”两个字。
车宏轩轻轻推门进去,就见临南窗放张办公桌,后边端端正正地坐着汤处长。他个子不高,有一米七十左右,很健壮,穿一件灰色夹克,扎红色领带。国字脸,浓眉大眼,眉宇间透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庄重。他上下打量着车宏轩,皱起眉头回忆什么。
车宏轩的穿戴和长相没有令汤处长反感。
“您就是汤处长吧?”车宏轩客气地问道。
汤处长还在歪头想,突然莫名其妙地冒出一句:“怎么看你眼熟?”
“我也有同感,好像我们在哪见过。”车宏轩顺杆往上爬套近乎。机会难得,他干脆走进来,坐在办公桌旁边的折叠椅上,掏出名片递上去。
汤处长接过名片看了一会,将名片放在面前的办公桌上,抬起头看着车宏轩问:“你左一次来右一次来有什么急事吗?”
“没有急事,就是想见见您。”
“我也不认识你呀?”
“我就是想在工地找点活干。”
“你得去工地,我不管那些事。”
车宏轩脸一红,站起来说:“对不起,假如打扰了我马上出去。”
汤处长想想笑说:“你也不像搞推销的呀?脸皮太薄了。”
车宏轩谦顺地说:“原来在单位说上句习惯了,所以还不能完全适应下海经商的需要。不过想起小时候为了把稻糠弄到城里去卖,低三下四地向赶大车的高叔叔求援,这真是算不上什么。说实话我真的考虑过这样来找您确实很不礼貌,很冒犯,可没别的办法,利益驱使吧,还是硬着头皮来了。”
汤处长显然很满意这个回答,笑了一下变了一种口吻说:“说话很实在,这很难得,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市财经学校。”
“那就对了,你是篮球队的。”
“对呀,您是哪个班的?”
“我是七八届大专班的,是你的下届。”
“七八届就两个大专班。”
“是啊,别看我是下年级的,可年龄却比你大好几岁。”
“我五五年的三十八。”
“我比你大五岁。”
“您与共和国同岁,我们都是五零后。”
“别您呀您的,听着难受。”汤处长坦然地笑了,站起身去饮水机那里给茶杯加点水,回来仍旧坐在原位。
车宏轩递上企业资料说:“你们正在盖大楼,我想过来找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