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明初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元末农民起义的结果,它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方面。
经过二十年长期战争的破坏,人口减少,土地荒芜,是明朝初年的普遍现象。例如唐宋以来的交通要道、繁华胜地的扬州,为青军(又名一片瓦、长枪军,是地主军队)元帅张明鉴所据,军队搞不到粮食,每天杀城里的老百姓吃。龙凤三年朱元璋部将缪大亨攻克扬州,张明鉴投降,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新任知府以旧城虚旷难守,只好截西南一隅筑而守之。如颍州,从元末韩咬儿在此起义以后,长期战乱,民多逃亡,城野空虚。特别是山东河南地区,受战争破坏最重,“多是无人之地”《日知录》卷一〇《开垦荒地》。">。洪武元年闰七月大将军徐达率师发汴梁,徇取河北州县,时兵革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有的地方,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洪武三年,济南府知府陈修和司农官报告:北方郡县近城之地多荒芜。到洪武十五年晋府长史致仕桂彦良还说,“中原为天下腹心,号膏腴之地,因人力不至,久致荒芜”。二十一年河北诸处,还是田多荒芜,居民鲜少。三十年常德、武陵等十县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名城开封,以户粮数少,由上府降为下府。洪武十年,以河南、四川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十七年令凡民户不满三千户的州改为县者三十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