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早发表于一九四三年七月的杂志《文学界》(此时作者已去世半年有余)。内容主要取材于《史记》。
一
汉武帝天汉二年秋九月,骑都尉李陵率领五千步卒出边塞遮虏鄣北上。在阿尔泰山脉东南端那几乎没入戈壁沙漠的乱石丘陵中穿行了整整三十日,朔风戎衣,冰冷彻骨,万里孤军之慨,何其沉重。行至漠北浚稽山下,大军终于扎下了营寨。此刻,他们已深入匈奴腹地。就时令而言,眼下还是秋天,可北地风光早已是一派肃杀景象。苜蓿枯萎,榆树和杞柳也叶落殆尽。其实何止是树叶,就连树木本身也都很难看到(除了营地附近之外),到处都是黄沙、岩石、河滩和干涸的河床,一片荒凉。放眼望去,四下里不见人烟,偶尔出现的,只是在旷野中找水喝的羚羊而已。远处的高山,突兀地耸立着,将秋日的天空分割开来。高山之上的空中,有一行大雁,正匆匆飞向南方。然而,此情此景却丝毫也不能牵动将士们的思乡柔情。他们全都明白,眼下的处境,是何等地危险。
面对以骑兵为主力的匈奴,这么一队步兵(仅李陵和少数幕僚骑马)竟敢深入敌境,只能说是鲁莽至极了。更何况就连步兵也只有区区五千,而这座浚稽山离最近的汉寨居延也有一千五百多里(中国里程)。由此可见,若非绝对信赖并服膺其统帅李陵,这样的行军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