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跟《谷梁传》和《公羊传》的说法完全相反了啊。
对啊,《左传》就是这样认为的啊,认为郑国这次主动派使者来表示修好之意啊。杜预注解《左传》到这的时候,也是持这个观点的,他说:“渝,变也。公之位公子,战于狐壤,为郑所执,逃归,怨郑。郑伐宋,公欲救宋,宋使者失辞,公怒而止。忿宋则欲厚郑,郑因此而来,故《经》书‘渝平’,《传》曰‘更成’。”
杜预也认为鲁郑之间的旧怨在于狐壤之战。但是郑人伐宋,隐公因宋使者言辞失礼而不救宋,让郑国看到了鲁国在宋、郑之间更偏向郑国,于是乘此机会派出使者来修好。
杜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先贤,他的政治眼光和文学素养都非常人可比。他对于此条的解释我是非常认同的。此前宋、卫、陈、蔡等国结成同盟,反复跟郑国过不去,郑庄公不可能还给自己再拉敌人。鲁国虽然参与了一次伐郑(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且不说那不是隐公同意的,即使当时同意,这次不救宋已经表明了鲁国的态度,此一时彼一时,说明鲁宋之间已经有了裂痕。郑庄公一世枭雄,当然知道借机逐个击破敌人联盟,所以他怎么可能在面临长葛被围的同时还去鲁国挑衅?
综合三传的解读,这一条上,我对《谷梁传》和《公羊传》的说法持反对态度。我还是认可《左传》的观点,认可杜预的解读,不仅能解答我对《谷梁传》和《公羊传》说法的疑惑,也更符合郑庄公做事的风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