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一院?”李叔叔不由得两眼发光,咱这招虽然不能立即解决问题,但是却给这个问题安排了一个解决的出路。最重要的是,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每年那么多人来参加科举,为的是什么?为的还不也是朝庭效名,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能量建设大唐帝国。
奈何每年取士都那么一丁点儿,再加上有些亲戚关系的走走后门什么的,真正凭本事录取者,倒是从贞观初年的十之二三上升到了现如今的十之七八,可问题是,光凭二百来号人,就能把大唐帝国三千多万人口中的人才都选干选尽了?答案自然是:否!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可谓是人才辈辈出,英杰满地走,就像长安,随便拉一个不起眼的读书人过来,很有可能就是某个学派的大师,咱可不是吹牛,这是确确实实的。
大唐的取士之少,可谓在科举制度历时千年的时间里,数一数二的,光是大唐之后的宋代,春秋二试,光进士一科,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而大唐进士科,每次录取者,少则十数人,多则二三十人,可谓是天差地别,当社会安定的时候,人才的培养得到了保证,大量的人才的涌现,但是,路就只有那么宽一点,剩余的人才咋办?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非正常的人力资源富余。
大唐的政府机构缺乏人才,而大唐的人才数不胜数,但是,科举制度录取的限制,造成了大唐政府机构获得人才资源不足,进而使得社会知识份子对政府的不满,有的遁入山林,去做学问,有的却愤世嫉俗,干脆出家当和尚道士玩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