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兽道行驶的一路上,马尔科姆一直注视着仪表板上的监视器,上面的摄像画面在不断地来回切换。他在寻找道奇森及其同行者。
莱文在对讲机上说:“情况严重到什么程度?”
“他们取走了一枚蛋,”马尔科姆说,“而我们不得不击毙了一只幼龙。”
“这么说,损失了两只。一窝孵化的总数是多少?六个?”
“正是。”
“坦率地说,我认为问题不大,”莱文说,“只要你能阻止那些人再干蠢事。”
“我们正在寻找他们。”马尔科姆阴郁地说。
“这事是早晚要发生的,伊恩,”哈丁说道,“你知道,我们不能指望在什么都不改变的情况下观察动物。这在科学上是不可能的。”
“当然,当然,”马尔科姆说,“这可是二十世纪最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你研究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保持它原封不动。”
自从伽利略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他们是在客观地观察自然世界。他们的种种行为都反映出这一点,甚至在他们的论文中也不乏“据观察……”之类的话,好像从来没有人观察过似的。三百年间,这种客观性成了科学的标志。科学是客观的,观察者对自己所描述的结果没有施加任何影响。
这种客观性是科学与人文学科或宗教的区别——在那些领域里,观察者有自己完整的观点,而且与观察结果难解难分。
可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这种区别消失了。科学的客观性不复存在,即便是在最基础的层次上也是如此。今天物理学家们明白,即使你是在测量一个亚原子粒子,也不可能不在总体上对它产生影响。如果你插入仪器来测量粒子的位置,你便改变了它的速度。如果你测量它的速度,你又改变了它的位置。这一基本事实便成为海森伯格的测不准原理:无论你在研究什么,你同时也在改变它。人们终于明白:所有科学家都是一个参与性宇宙中的参与者,这个宇宙不允许任何人仅仅作为旁观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